告别土气,四个维度,让农产品更有创意!(附案)
如今,从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到农业品牌的设计、推广,文化创意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曾经的土特产逐渐变得时尚、温馨、有趣,既能满足我们的味蕾,又能品味时尚!面对消费者越来越“刁钻”的需求,如何让农产品更有创意?今天给大家总结四个维度,让农产品告别土气!
一、种植过程的创意升级--让农产品成长为艺术品
这是一种非传统的自然养殖种植模式。通过人为限制和控制农作物生长,将科技理念和艺术设施应用于农业生产,在隔离农药等外部不良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奇特的艺术农产品。代表农产品:韩国“酒瓶梨”。
韩国“酒瓶梨”:酒瓶里不仅有酒还有梨
梨树花期结束10天后,在梨上放一个瓶颈较薄的大肚酒瓶。采梨后,在瓶子里装满上好的韩国清酒,浸泡90天就出了“酒瓶梨”。由于密封度好,其成熟一般比普通梨提前5天。而且,由于它从“诞生”之初就“躲”在瓶子里,彻底切断了农药和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经相关部门检测,“酒瓶梨”农药残留为零。由于“酒瓶梨”独特的种植理念,曾作为韩国农产品代表参加多个国家的“食博会”。
二、加工工艺的创意升级--“匠心”,“废”化身农艺产品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可利用的“废弃物”(如秸秆)在正常情况下会被废弃!如果能提升农产品“废弃物”的创意,就可以通过艺术植入、功能创新、工艺改进等方式,提升农作物的使用功能和艺术功能。只要你心灵手巧,你的农产品“废”定能变废为宝!代表农产品:草编椅凳、彩绘柚画等。
一
草椅凳:不再烧,稻草变椅凳,休息有用
麦子收割后,秸秆被用作废物、柴火或燃烧,也造成空气污染。台湾一位知名设计师用这些废弃的稻草制作了坚固的椅子和凳子。先将秸秆捆成柱子,再将倒下的小麦倒入树脂凝固,让农业废弃物变身家居艺术品。
彩绘柚画:水果也要穿新衣,彩绘水果能卖高价
台中卖柚子的小贩对绘画热情高涨。因为柚子购买后需要时间成熟,他突发奇想,在准备出售的柚子皮上画上可爱的图案。由于柚子表皮油腻、凹凸不平,邓生文用少许白胶填充,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一个彩绘柚子,很受顾客欢迎。中秋节期间,邓生文画的500多个文旦柚子被预订一空。
三是包装过程的创意提升--包装不只是加个“壳”,而是要植入文化符号。
包装是实现农产品商品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媒介。学者们提出:“新时代农业从业者的核心任务是把农产品变成商品”。旅游农产品包装的核心是植入特定的文化符号。通过具有地域特色的材料包装、创意设计、创意标识等,完善农产品包装形态,形成农产品知识产权。
棕榈纹:包装展现台湾生活方式
棕榈谷是一个销售台湾生活方式的有机农产品品牌。提供台湾东部优质大米、天然纯蜂蜜、台湾乌龙茶。产品包装揉成台湾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古朴的牛皮纸袋用揉搓好的纸藤一圈又一圈扎得严严实实。最后,贴一件棉纸外衣,用书法写上产地、产品和生产者的故事。包装,不能长久保存,只是为了让大家品尝到古代农业时代吃新米的纯净触感。掌纹包装2010年获台湾文创精品金奖,2011年获德国红点设计奖,2
011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四、营销流程的创意提升--“互联网新思维”创造新受众
要有好的农产品,就要提高营销方式的创意,才能带来农产品销售的双增长。营销过程中的创意推广,是指抓住游客消费心理,通过文化注入、名人品牌带动等方式,将产品特色展示到极致,进而实现农产品销售的不断升级。
褚橙:用故事将农业进行到底
“励志文化”的演绎,从单纯卖农产品到讲述农业背后的故事;褚橙的成功基于好产品和创意营销,“橙”名天下。褚橙用褚时建的“励志基因”,讲述了褚橙背后的褚老故事,即褚老认真做事、专研的态度、果园的过程管理以及与果农共同创造财富的信念。通过品牌人格化和故事营销,将理性价格曲线向外平移为“非理性”价格曲线,再通过品牌建设进一步放大市场。褚橙的卖点变成了“励志橙”,“褚橙”的颜值可谓“高不可攀”。
三只松鼠:营销也要“卖萌”,谁最爱小坚果
“三只松鼠”是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推出的首个互联网森林食品品牌。代表天然、新鲜、不过度加工。“三只松鼠”上线仅65天,销售额已跃居淘宝天猫坚果行业第一、花茶行业前十。其迅猛发展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史上的奇迹。在2012年天猫双十一的促销中,刚刚成立4个多月的“三只松鼠”当日销售额近800万元,一举夺得坚果零食品类冠军,并在约定时间内成功发出10万单订单,创造了中国互联网食品史上的突破。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三只松鼠的营销卓有成效,成功的秘诀在于互联网渠道的成功运用。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
转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