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与可口可乐“联姻”成立新公司!“婚姻”没有商标保障就安全?
此前有消息称,蒙牛和可口可乐公司将联合成立一家低温奶公司,而这两位同为155岁的“老人”,竟然组成了CP(网络用文字代替夫妻)。
消息一经传出,无数线上企业忙着给自己的“新家”起名,评论区一片欢腾,甚至排上了公司名称和“孩子”名字。
最近,他们“合资新家”的名字终于定了,叫“柯牛”!这与网友的创意如出一辙。严重怀疑他们抄袭了网友的作业。
这个带着傲娇可爱感的公司名字,当之无愧被命名为小天才!
两家不符合边界的公司是如何走到一起成立合资公司的?想必这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没有“姻缘”,“媒人”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显示,中粮集团是中国控股的可口可乐装瓶集团唯一大股东,持股65%,而蒙牛第一大股东也是中粮集团。
有了“红娘”的关系,两家公司的“巨头联姻”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可口可乐与蒙牛乳业成立新合资公司一案已于4月29日审结。
这意味着,“可牛”公司在今年4月拿到了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通行证”。
8月,可口可乐与蒙牛在安徽合肥签约低温奶项目。此后,根据安徽省五河县人民政府公告,该项目分四期建设,固定总投资21亿元。
一期投资5亿元,预计明年三季度正式投产销售,到时候消费者就能尝到这个“能牛”到底是不是牛了。
两家公司的强强联合,必将提升国内低温鲜奶的市场份额。
据调查,我国低温鲜奶市场份额仅为20%,远低于美国、欧洲等国90%的市场份额。
国内低温鲜奶市场告急
发展,这与可口可乐向“全品类饮料公司”转型的长期经营理念不谋而合,促使两家公司迅速达成合作。
对于可口可乐公司来说,要想切入国内乳品市场,就必须与国内牛奶市场的企名网蒙牛合作;
蒙牛还可以借助可口可乐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国内低温奶市场份额,开拓国际市场。
双方的合作相得益彰,优势互补!
虽然两家公司已经做好了业务合作的准备,但截至目前,商标布局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中国商标网的数据也有可能出现延迟。
检索中国商标网资料,未找到可牛乳制品有限公司提交的商标申请,但不能排除申请资料的延迟。
虽然暂未发现可牛公司申请了“可牛”商标,但其他公司也没闲着。
经查,目前“可牛乐”商标申请记录有3条。
2020年9月,重庆某公司提交了两件商标申请,指定使用类别分别为29类和30类。目前,这两个商标都在等待实质审查。
其中,29个品类包括“牛奶”“豆奶”等商品和服务,是饮料企业必须注册的核心品类。如果商标注册成功,将与可牛公司发生冲突。
另一家广州公司于2017年6月提交“可牛乐”商标注册申请,指定使用在第43类,但商标申请被驳回,商标无效。
除了“柯牛”商标外,“柯牛”二字商标也被多家公司销售!
据调查,目前“可牛”商标申请104件,公司注册商标45类。并有企业和个人成功获得29种“柯牛”商标。
不过,好消息是,2017年成功注册商标的企业已经注销,个人注册的商标不包括核准商品和服务中的“以奶为主的乳饮品”。
也就是说,如果公司要申请注册,“柯牛”
“牛”商标还有希望。
“可牛”公司4月拿到“通行证”,8月项目竣工签约,10月公司正式成立。为什么在这期间没有听到商标申请的麻烦?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牛气冲天的公司有怎样的打算不得而知!
虽然可牛公司的商标暂时没有消息,但明年这个时候可以喝到可口可乐和蒙牛的“幸福肥宅奶”,想想就很幸福。
蒙牛与可口可乐的合作告一段落,“热心”的网友又开始琢磨为百事可乐和伊利安排“相亲”。
网友们甚至为百事可乐和伊利想好了名字,就叫他们yi%(100%),这在命名逻辑上绝对别具一格。
你有什么命名的想法吗?大家在评论区聊聊。(图片来自天眼查,中国商标网、联播截图)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