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团股价暴跌,创历史新低,从今年的高市值蒸发万亿港元。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总裁王琳体验了美团骑手的工作,曝光了美团外卖骑手的安全待遇。近日,王林及其督查组与美团外卖进行了对话。在北京卫视《总监走流程》节目上,美团代表透露,目前在美团外卖注册的外卖员有近千万,都是外包员工,没有劳动合同关系,也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当被问及配送员出现问题如何赔偿时,美团代表回应称,每天有3元的商业保险,这3元需要从配送员的提成中扣除。商业保险包括身故伤残保险,保额60万元,医疗费用5万元。
前不久,美团向猝死的外卖员赔付60万元。督查组询问,赔偿是出于商业保险还是迫于舆论压力?美国代表团的代表说,应该是后者。“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我们不提供劳动工具,也不能对他们在工作中的行为完全直接负责,这可能会增加一些企业的负担。”
有美团的骑手告诉凤凰网财经,他们是在美团众包的一款APP上签的协议。凤凰网财经查看后发现,该协议并非非正式劳动合同,而是名为“网约经销商协议”,协议中的签约公司为“天津沃趣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为小微企业,2021年3月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最终受益人郝宝琪原为廊坊市广阳区新华路鑫鑫服装经销部法人,主要经营服装内衣业务。
天津窝趣限行与一起外卖骑手交通事故有关。裁判文书显示,外卖骑手蒋某某驾驶电动自行车与吕某某相撞,致吕某某受伤、车辆受损。因骑手在为窝趣公司外卖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卢某某主张窝趣公司与保险公司人保公司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事发后,骑手蒋某某已先行赔付3000元从保险理赔款中扣除,但窝趣公司和人保公司均拒绝承担责任,认为应由骑手独自承担责任。
窝趣公司辩称,外卖骑手在美团众包App上接单,骑手可以选择是否接单、接多少单、何时接单。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且无法确认骑手确实在取送餐过程中发生意外,窝趣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
但据法院调查,蒋某取餐时间为20时15分,20时46分送餐,事故发生时间为20时16分。显然,事故发生在取送餐过程中,故判决窝曲承担责任。
此外,对于窝趣提出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的理由,法院在认定责任主体时,“蒋某某作为窝趣公司在美团外卖平台上的签约众包会员,按照约定在美团平台上抢单,在规定时间取餐、送餐,并获得报酬。虽然双方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但蒋某某在取餐、送餐期限内从事履行窝趣公司职责,窝趣公司为用人单位。江某某因履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用人单位窝趣公司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人保财险辩称,人保财险没有找到窝趣公司为骑手投保的众包骑手意外险,只找到了“保天下”旅游保险组合产品的保单(电子保单),因此不承担责任。
但实际上,根据骑手提供的美国使命APP记录,人保财险-众包骑手意外伤害保险说明写道,“保险保障范围包括众包骑手造成他人伤害:最高限额20万元,无免责,医保范围100报销。”
最终,该案判决结果为天津沃趣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赔偿原告损失。
翻阅天津窝区过往的法律纠纷发现,此类案件并非个案。该公司涉及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166件,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150件。
在
诉讼中,天津沃趣的共同理由是,骑手系众包骑手,双方系互联网合作关系,公司对骑手不存在管控、用工等依赖关系,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对此,凤凰网财经询问了北京经视办王荣梅。王荣梅表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有考勤、考核、薪酬等记录的,可以证明双方建立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并承担责任。”
争分夺秒的外卖骑手事故率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平均每天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2019年,广州平均每天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
美国代表团把责任推给了外包公司。事故发生后,外包公司辩称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外包公司每天以保险名义从骑手提成中扣除的3元在事故发生时无法生效。纠纷中,美团、外包公司、保险公司相互甩锅,外卖只能“裸奔”,面临艰难的维权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