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晚间,格力电器(SZ000651,股价元,市值元)公告称,持股5股以上的东京海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海互联)于6月24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格力电器1亿股,占格力电器总股本。据了解,静海互联是格力电器的经销商,也是其第三大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Wind显示,6月24日,格力电器有多笔打折的大宗交易,成交价分别为元和元,卖方均为财达证券首体南路营业部,合计35亿元。
企名网信息显示,去年7月,静海互联发生多起工商变更,包括公司名称由“河北静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变更为“静海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沪互联互通有何渊源?与格力电器有何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的减持是静海互联近年来对格力电器的第二次减持。此前的减持需要追溯到2020年三季度,静海互联首次减持格力电器1万股。
格力电器今年一季报显示,静海互联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截至3月31日,静海互联持有格力电器1亿股,占总股本。
天眼查显示,静海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和静静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是格力电器经销商的持股平台。2007年,在时任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副董事长董明珠的大力推动下,公司从格力集团手中收购10%的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从静海互联的股东信息也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格力电器的经销商。
我去年刚改了公司名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企名网显示,静海互联的企业名称于去年7月发生变更。如今,“京海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个名字透露出浓浓的互联网气息,不免让人想起格力电器去年的渠道变革。
疫情奔涌
夹击之下,从2020年开始,格力电器在渠道端掀起了一场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变革。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亲自上阵做直播,表示是在为经销商探路。
在今年5月31日格力电器的线上业绩说明会上,董明珠谈及格力的渠道改革,称渠道改革首先是革自己的命。对于庞大的营销队伍,在改革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向前走,更要让每个人都成为受益者。她提到,格力过去的营销模式需要经销商大量投入。“线下门店以前压几百万的货,现在(渠道转换后)只要三五十万就够支撑了。”
企名网显示,去年7月,静海互联也发生了股东变更,河南宏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退出股东名单,新增股东“河南中洲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经销商兑现
回过头来看,静海互联从2007年开始投资格力电器,至今已与格力并驾齐驱15年。而且一直位列格力电器前十大股东,是格力的“忠实粉丝”。那么,这跟格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现在要大举套现?企名网资料显示,静海互联成立于2006年,格力电器是唯一一家对外投资的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郭树战,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产品研发、销售,家电、日用品网络销售等,京海互联的股东阵列中包括多家“格力”字样的公司。前两名股东分别为河北格力电器营销有限公司和重庆京新格力中央空调工程有限公司,合计持股47%。不难看出,京海互联正是格力电器的经销商。经销商和股东的双重身份,注定了静海互联与格力电器的利益高度一致。十年间,静海互联仅在2012年、2020年两次减持格力。2020年格力减持时,格力电器当年全年净利润下滑10%。近两年,格力电器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渠道变革,大力推进新零售线上化布局。渠道经销商从过去投资
大量资金在囤货,现在变成了按需囤货。公司在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疫情以来,公司加快线上模式发展,通过直播体验市场,引领经销商改变认知。看来,在经销商认知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持股策略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
修正的智慧
终审|宋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