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谈公司的一个新发展,这也是未来值得特别关注的另一个商业话题。这家公司就是亚马逊。进入2018年,亚马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动作值得关注。是亚马逊的新超市Amazon Go。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测试,终于对外开放。虽然Amazon Go已经宣布了很长时间,但此前甚至推迟了一段时间。但是开业以后你会发现,它的意义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新零售要大得多。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亚马逊Go超市。如果非要打个比喻,亚马逊Go超市就是如今在中国流行的无人便利店概念。但我自己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对于Amazon Go来说,没有人是误读,也是媒体制造的噱头。事实上,亚马逊本身也从未宣称自己是无人超市。而现在的店铺确实需要人们的支持。所以,如果用一个词来准确描述Amazon Go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拿了就走。
用亚马逊的话说,就是走出去。其实整个操作过程就是这样。消费者在进店前下载Amazon Go app,然后与自己的亚马逊账号绑定。进店只需用手机扫描门口的机器,就能开始滴答作响。当一件物品从货架上拿起时,它会在传感器的跟踪下自动添加虚拟购物车。还可以从App查看特定商品的库存状态。当消费者离开商店时,系统会自动从他们的亚马逊账户中扣款。整个过程,没有电源或任何实体收银工具参与,真正的即拿即走。
当然,最核心的价值是天花板上覆盖整个店铺的大量传感器。它可以识别顾客的动作,跟踪顾客的移动轨迹和位置,关联顾客位置和姿态的变化。
通过多维体态检测判断顾客是否真的拿了东西。最终,可视化收银技术让你无需任何支付流程就可以出门离开。不用说,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计算技术。不用我说你就知道这些热词。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Amazon Go就足够了,或者说看了我们之前讲解的Amazon系列之后,我们能对Amazon Go产生怎样的想象呢?
回想之前亚马逊专栏的内容,应该记住亚马逊和贝索斯有一个核心的做事方式。当时我们举了亚马逊云服务aws和亚马逊第三方物流服务FBA的例子。AWS和FBA的前期投入和固定成本都很高,比如购买服务器、支持大量工程师搭建一整套仓储物流系统等。aws和fba诞生的时候,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大客户,那就是亚马逊自己的电商业务。该客户使aws和fba不仅能够洞察需求,而且能够迭代自己的技术和服务。Aws和fba服务极大地受益于规模经济,这意味着越多的人分担这些前期成本和固定成本,它们就会越低。因此,对外开放aws和fba,向全球开放服务,任何人都将更便宜、更难与之竞争。最后,这一系列逻辑的结果是。Aws现在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云服务,也是亚马逊最赚钱的业务。在fba支持的亚马逊market place业务贡献了亚马逊整体电商销售额的40%以上后,很可能与亚马逊自营业务共享天下。
后来我们谈到了亚马逊收购全食的逻辑。本质上,贝索斯花了137亿美元买下了一个大客户。这个客户可以帮助亚马逊重构生鲜杂货的全产业链,并在此过程中持续产生收入,最终向全球开放。不管是街边餐馆,都需要买一些
葱姜蒜,还是一个大型餐饮集团,需要成吨的牛羊肉和番茄酱。亚马逊可以像aws和FBA一样为您提供快速、良好和性价比高的选择。不过,除了这个逻辑外,我们当时也提到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事实上,全食超市是亚马逊战略中的一个漏洞。所以买下它会让亚马逊的版图更加完整。
想象一下亚马逊与谷歌和脸书之间最大的区别。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亚马逊还不是垄断者。对于搜索来说,谷歌实际上是一家垄断公司,市场上没有威胁性的对手。Facebook是社交网络的垄断者,市场上没有威胁性的竞争对手。当然,这里先不谈中国。但就零售而言,亚马逊虽然规模庞大,但远未成为垄断者。毕竟零售的线下部分太大了。目前,亚马逊并不是唯一一家能够覆盖该权利的公司。在此之前,我们也介绍过prime会员给亚马逊带来的飞轮效应。当时我们说,当你有prime会员,亚马逊给你提供无穷无尽的选择时,你会慢慢在亚马逊上买所有东西。在这个时候,唯一能让你在其他地方作为prime会员买东西的大类别是新鲜杂货。换句话说,像全食超市这样的超市是少数几个会提醒你prime会员也有无法涵盖的类别的地方之一。
如果你真的想把你的帝国做得更大,让你的企业成为垄断者,你能允许自己有这样一个明显的、你无法覆盖的真空吗?因此,如果把全食超市的商业逻辑拿下来,可以更赤裸裸地称之为垄断。逻辑很合乎逻辑。前一阵子传出了一些消息。2018年2月8日,亚马逊正式推出全新的快递服务,旗下超市品牌Whole Foods Market就是just Whole Foods Market。是正经的
E会员提供新鲜食材两小时内免费送货。目前,将在4个城市年内推广至全国。所以亚马逊显然已经开始整合全食业务。
对于现在的亚马逊来说,他的垄断逻辑中有哪一部分显然超出了他的覆盖范围?没错,是线下实体超市。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Amazon Go是亚马逊线下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尝试。当然这是真的,但别忘了我们之前说过,亚马逊的核心理念一直是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开发顶级新技术,以大客户身份拿自己做实验,然后开放向第三方收取使用费。最后,有了更多的用户,亚马逊的服务才能更便宜,最终形成竞争对手无法逾越的护城河。这一逻辑在Amazon Go上仍然成立。
所有这些前期的研发成本,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学习,还是大数据本身,亚马逊都远胜于沃尔玛、Costco等公司。然后亚马逊把Amazon Go铺遍全国各个城市,不断打磨这个技术和系统,就像拿自己做大客户做实验一样。最后,亚马逊将向第三方开放这一整套开店技术。未来,无论你从事什么零售,超市、便利店、百货商店、酒吧、餐厅、咖啡馆、家具店等,都可以使用亚马逊的核心自助服务系统。届时亚马逊的帝国会是什么样子,沃尔玛又将如何应对?毕竟,当我无限开放自己,与每一个伙伴实现共赢时,我才是最坚强的。正如我们之前所说,这是水的逻辑,一种处处滋润万物的逻辑。这当然反映了亚马逊帝国万岁的逻辑。只是有了Amazon Go,未来的亚马逊可能真的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