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试管婴儿正式当妈,外婆想用恩人的名字给宝宝取名
4月15日上午8时34分,北医某医院手术室内,一名身长52cm、体重3850g的男婴降生。他既是一个普通的新生儿,也是一个特殊的新生儿。他的出生在中国辅助生殖技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他的母亲郑梦竹是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
新生儿是第二代试管婴儿。他的父亲看着他,情不自禁地笑了笑,非常激动。
医生表示,这名新生儿非常健康,他的出生证实了下一代试管婴儿可以怀孕并正常分娩,打消了大家对试管婴儿的顾虑,也说明了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
30多年前,郑梦竹的母亲郑桂珍婚后多年不孕不育。虽然那时她已经38岁了,但她仍然希望能成为一名母亲。当她从广播里听到北京在做试管婴儿研究时,夫妻俩求助北医三院的张丽珠教授。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全院只有一根取卵针,没有专业保温设备,没有培养液,甚至需要开腹取卵……但这些困难都克服了。1988年3月10日,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郑梦竹出生。
梦竹作为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被写进教材,还未成型就声名鹊起。她虽然很特别,但也是一个普通人,经历着生活、学习、恋爱、婚姻、生子。大学毕业后,孟竹回到生殖医学中心工作,从事病案管理工作,她认为这也是在帮助一开始和母亲相似的人。30多年来,生殖中心一直关注着梦竹的成长,组织了“每周五逢十”试管婴儿协会,看着梦竹一步步成长,如今成为一名母亲。
梦竹妈妈看到小孙子激动得哭了,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当初,梦竹名字中的“竹”是为了向张丽珠教授致敬。现在,老人也希望把恩人的名字放在小孙子的名字里。
31年前梦竹的诞生开启了中国辅助生殖
虽然技术新征程比国外晚了近10年,但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在某些领域达到领先水平。
目前,我国辅助生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不孕女性,也可以帮助男性。只要有精子,无论多少,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没有遗传病。此外,对于有遗传病的情况,可以通过技术筛查阻断遗传病在家庭中的传播途径。
生殖技术的普及,不仅解决了“生不出”的困扰,也慢慢开始化解“生不好”的困扰,真正致力于实现优生优育的目标。辅助生殖帮助很多人实现梦想,也让很多家庭完整。郑梦竹的健康分娩对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具有非同寻常的代表意义。希望大家不再为生育烦恼,用科技解决优生,用爱心成就优生!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