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泰安有多少条街名?
街道见证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历程,见证着街道上来来回回的不同人群,见证着文明通向未来的一切。街道在城市的一端长长的延伸着,见证着城市的兴衰。街名经过岁月的洗礼,从而变得更加厚重稳重。他们往往有常人不知道的故事。他们每天穿行在泰安,但那些街名的由来,你知道几个?
东田街
因直通南天门而得名
通天街是台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泰安县志》称其为井研街。并取《诗经》中“泰山岩,鲁邦望”之意,故名。因从通天街北行,经尧神亭,穿岱庙,经岱宗广场直达南天门,清末又称通天街。到1928年,更名为中山街。1938年改为新民街。直到1949年,这里才再次更名为通天街。但“文革”时改为跃进街。1981年,通天街的名字改了回来。由于原来的街道低矮破旧,1984年进行了拓宽改造。岱庙,位于泰安城区中部,正南。北起升平街,南至菜园街。
广生春道
因泉水而得名
据清代泰山大全戴兰记载,古有金山南麓“清地观”,观内有“视堂”,堂前有“视泉”。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登封泰山,封清帝为“广胜帝”,改“清帝观”为“广胜帝观”广胜泉路由此得名。
擂鼓石路
从石头得名
据史料记载,西汉末年,赤眉军驻扎在天生村,松梨山是前哨。发现敌情以火为号点燃,中间击鼓向天生村赤眉军报告。因为鼓旁是一块巨石,这块巨石随即被命名为擂鼓石,这条路也是以这块巨石命名的。
克山路
以科学山命名
泰安有
东西科学山,克山路是科学山以南的南北向道路,因此得名克山路。东科学山风景秀丽,著名碑刻众多。
校园街
以训练场命名
孝昌街现位于城区中部,因清雍正年间泰安营训练而得名。原名教场街,直到1992年才改为今天的名字。
长城路
以齐长城命名
长城路于1990年拓宽建成。这里原本是104国道的路段之一。天桥以北曾叫货场东路。1992年6月扩建,以泰山齐长城命名,改名长城路。长城路位于泰安市区西部,北起东岳大街西段,跨越津浦铁路、粥店立交桥,南至三里大街西头,西接台东公路。
澳莱山顶道
因泰山鳌莱峰而得名
敖来峰又名芙蓉峰,位于扇崖西。因其高耸突起,与岱顶相争而闻名。峰顶虽不超过泰山主峰的一半,却锐利雄伟,不傲然向泰山低头。所以,古代有句民谚:“高高在上,高高在上,近得戴旗,远得半山腰。”
龙潭道
因泰山黑龙潭、龙潭水库而得名
龙潭路是泰安南北道路中最长的一条。龙潭路北起环山路,面向天外村入山口。因与泰山天外村黑龙潭、龙潭水库相望,故名龙潭路。
青年之路
它是以年轻人的义务劳动命名的。
1958年5月4日,泰安地区政府发动青年义务劳动,进一步修复土路,将土路变为平路,道路因此得名“青年路”。1959年,路面采用砂、土、石搭配,厚度20厘米,碎石等级,全长1200米(即岱宗街与菜园街之间),宽24米。它是当时城市道路中规整的土路,是贯穿南北的重要干道之一。
扬成街
因老城北大门养生门而得名
养生街,即北门里南北大街。北门指泰安老城以北
门仰望圣门,这条街因此得名。建于岱庙东壁,又称岱庙东街。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是这座城市兴衰的见证。作为城市的主人,我们应该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并迅速与你的朋友们分享。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