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
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都是非公司制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总额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体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担利润,共担风险,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自然人投资,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性单位。
私营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
个体工商户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或家庭所有,以个人或家庭劳动为主要形式,经营收入由个人或家庭支配的经营者。
一般来说,企业的范围要比公司的范围大,有时公司也通俗地称为企业。公司在我国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为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法人,还有具备法人条件的非公司制企业法人,如一些乡镇、集体等不采用公司制形式的企业。在我国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是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
(上海市南广办事处梅方明)
个人投资者如何筹划税收
2003-11-27 00:00:00理财周报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投资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话题。在获得丰厚投资收益的同时,如何有效筹划个税?越来越成为众多投资者关注的话题。
作为个人投资者,在投资前,难免会比较不同的投资方式,选择最佳方式进行投资。目前,个人可选择的投资方式主要包括:以个体工商户身份从事生产经营、从事承包出租业务、兴办个人独资企业、兴办合伙企业、兴办私营企业。在比较这些投资方式时,如果其他因素相等,投资者应承担的税收尤其是所得税成为决定是否投资的关键。以下对各种投资方式应缴纳的所得税进行分析。
个体工商户税负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个人承包、承租企事业单位经营所得,适用5~35五级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李先生年营业收入54万元,经营成本42万元,其他可抵扣费用和流转税2万元。其年应纳税额为(54万-42万-2万)×35-675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额)=28250元,税后所得为10万-28250元,个体工商户实际税负为28。5%.25?28250÷(54万-42万-2万)×100个人独资企业税负和筹划税收政策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的投资所得,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根据年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不同而不同。
例如,年应纳税所得额为6万元,适用税率为35,应纳个人所得税6万×35-675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14250元,实际税负为14250/6万×100=23。75.
如果规划得当,可以起到很好的节税效果。
比如,王某成立了一家经营水暖设备的公司,由妻子负责管理。王某经常承接一些安装维修工程。每年销售水暖设备收入4万元,安装维修收入2万元。年应纳所得税6万×35-675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额)=14250元。现在王某夫妇决定成立两家个人独资企业。王某的企业专门从事安装维修工程,王某妻子的公司只销售水暖设备。本案中,假设收入同上,王某夫妇每年应缴纳的所得税分别为20000×20-125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额)=2750元和40000×30-4250=7750元。两者合计纳税2750+7750=10500元,年节税14250;实际税负23。75减至17。5(10500/60000×100),税负下降6。5%.25个百分点。
合伙企业税负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全体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担利润、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损益由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担。合伙企业成立后,确定了各出资人的收益和责任比例。与个人独资企业一样,从2000年1月1日起,合伙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每个合伙人的投资收益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由于合伙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每个合伙人只就他所取得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一个合伙企业有5个合伙人,每个合伙人的出资比例为20。本年度生产经营收入30万元,由各合伙人按照
出资比例平分秋色。这样,每个合伙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00000×20×35-675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14250元,税后收入为60000-14250=45750元。合伙企业中每个合伙人的实际税负为23。5%.75(14250/60000×100)。
私营企业税负
目前,民营企业设立的主要方式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即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个人股东作为出资人,以其出资额占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获得相应的股权收益。企业作为企业法人,其利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投资者从企业获得股息时,按照股息红利所得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这样,投资者获得的股息收入就承担了双重税负。因为个人投资者享有的权益只占企业总权益的一部分,其承担的责任也只占企业总责任的一部分。但由于取得的收入是收入的一部分,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也由个人投资者按出资比例承担。
举个简单的例子:个人投资者占民营企业出资额的50%,企业税前收入12万元,所得税率33,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2万×33=http://www.zhucesz.com/万元,税后收入12万http://www.zhucesz.com/万=http://www.zhucesz.com/万元,个人投资者从企业分红http://www.zhucesz.com/万×50=http://www.zhucesz.com/万元。股息红利所得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投资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40200×20=8040元,税后所得为40200-8040=32160元,实际税负为(39600×50+8040)/(12万×50)×100=46。4.
上述投资方式中,一般来说,在收益相同的情况下,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
工业和合伙企业税负相同,民营企业税负最重。而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私营企业等三种形式的企业为法人单位,在发票领购、纳税人认定等方面具有优势,更容易开展业务,经营范围广,可以享受国家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在三种形式的企业中,民营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出现,只承担有限责任,风险相对较小;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由于要承担无限责任,风险很大。特别是个人独资企业还存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操作困难的现象,加剧了此类企业的风险。而合伙企业由于是多方共同设立,在募集资金方面具有优势,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少。与有限责任公司相比,较低的税负有利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发展。个人投资者在制定投资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