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享经济渗透九大领域代表性公司盘点
自2013年3月9日起,《经济学人》杂志在封面文章中首次详细描述了“共享经济”的场景。从住宿的爱彼迎、出行的优步,到技能共享的Taskrabbit和LendingClub等,共享经济模式深刻影响了我们的观念和生活。共享也是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热门话题之一。今天,全球有无数创新创业领域源于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
1.强调使用权,淡化所有权。使用比拥有更有价值。
2.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边际模糊,出现了Prosumer。
3.从过去的商业机构(B端)向个人(C端)提供服务,更多的是C端向C端提供服务。
4.共享平台提供供需方信息认证、撮合、评价、交易、客服等功能,但本身不提供商品或服务。
5.组织结构和雇佣关系发生变化,更多以没有雇佣关系的“业务伙伴”形式出现。
从2000年出现的共享出行企业Zipcar到今天,全球共有超过数万家共享经济公司,在各个行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总结共享经济渗透的九大领域,以及这些领域的代表性公司。
图片来自《共享经济大趋势》
1.共享出行
最早的出行相关共享经济公司是成立于2000年的Zipcar。2012年1月,Zipcar拥有1万名会员和超过11000辆汽车,在美国、加拿大、英国、西班牙和奥地利运营。2013年1月,汽车租赁服务Avis Budg
Et集团(Avis母公司)宣布收购Zipcar。
目前,被称为共享经济鼻祖的优步是全球共享出行的代表性企业。关于Uber的文章太多了,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但在美国,除了Uber,Lyft是同一家共享出行公司。作为第二大市场,Lyft已经与中国的滴滴快的、印度的奥拉出租车和新加坡的GrabTaxi结盟,加速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并希望对抗Uber。
除了汽车共享,国外还有其他形式的交通工具共享,包括自行车、游艇、停车位等。
2.共享空间
说到共享空间,就必须提到爱彼迎,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在线短租共享公司。目前,其平台在全球190多个国家、https://www.zhucesz.com/万个城市拥有超过40亿个房源。
作为一家成立仅7年的公司,其市值已超过酒店巨头万豪和喜达屋。共享住房空间的模式对传统酒店业冲击很大,发生了几起酒店业的大规模并购。究竟是巧合,还是因为爱彼迎以共享模式出行热身,不得而知。
除了在线旅游短租市场,企业办公需求的共享模式也在进行中。WeWork以打折的价格租用写字楼的一两层,将办公空间划分成许多小街区,然后每月向初创企业和小公司收取会员费。这些小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租用一定时间的灵活办公场所。
而LiquidSpace则专注于短期办公空间服务,通常为一天或更短时间。如果你在一个新的城市,你需要一个2小时的会议室,你缺乏这样的地方。此时,Liquidspac可以帮助您。
3.分享资金价值
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资金供需双方对其有不同的需求,需求方或贷款方希望有更多的资金;而借贷者则希望资金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传统的资金分配机构是银行,吸收分散的储户资金,给予利息,再将资金以较高的利率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或个人,获取差额收益。银行充当资金需求双方的牵线搭桥机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少平台会将闲置资金“分享”给他人并获得收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P2P平台。
全球首家P2P网贷公司Zopa于年在英国成立,是一家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信息的平台。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美国推出了两个类似的网站:Prosper和Lending Club。2012年,Lending Club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标志着市场和监管机构对这一替代借贷模式的认可。P2P发展在中国如火如荼。
4.分享知识/教育
此前分享认知的案例大多是非营利性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文字版,另一种是视频版。它们是维基百科和TED,中国的知乎也是一个分享知识的平台。
另一种知识和认知分享更多聚焦于教育系统,这就是MOOC(慕课,意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国际上比较知名的MOOC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Coursera、Udacity、EdX为代表的以名校为依托的MOOC平台;另一种由Udemy、Lynda等公司代理。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讲师。只要你有素材、有热情、想开课,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达成愿望。
在家里
分享认知盈余的公司有一系列表现在行为上的产品,包括果壳的新产品。
5.分享你的饮食
享受美食、大快朵颐是人生一大幸事,寻觅美食也是众多美食家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而当美食遇上共享经济,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
成立于2010年的Eatwith被一些媒体称为食品领域的爱彼迎。Eatwith原本是一款让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寻找地道本地美食和家庭美食的软件。在Eatwith app上,你可以选择当主持人、设计菜单、摆桌子、开餐、接受吃货们的点餐。提供晚餐的人可以是米其林三星的大厨,也可以是擅长烹饪的家庭主妇。你也可以选择成为一名食客,自由选择喜欢一顿世界各地的私密大餐。此外,还有Kitchit等其他应用程序。
6.共享医疗/健康
在共享经济的世界里,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大多数人所需要的,而如何连接医生和患者,则有赖于移动互联网的力量。洛杉矶有一家叫Pager的公司正在尝试这样做。面向非急诊患者的app Pager是一家远程医疗公司,为纽约患者提供上午8点至晚上10点的“按需医生服务”。病人可以把医生叫到家里或办公室接受治疗。
另一家共享医疗保健的公司叫Medicast。医生在Medicast平台上提供的医疗服务大致围绕一些容易治疗的疾病,如感冒、发烧、轻微外伤等。对于医生来说,可以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比如一些退休的专家在家里有丰富的经验;对于一些在医院难以取号的名家,医患双方都可以借助Medicast平台预约、购买“私密”时间。
如果你想治疗你的疾病,在你健康的时候多运动。另一种共享模式是健身场地和健身教练的积分
享受使用。ClassPass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它采用“整进散出”的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将纽约市的健身俱乐部连接起来。每月99美元,用户可以在数百家合作健身中心上课。这些中心提供1000多门课程,几乎涵盖所有健身领域。会员可在任何地方选择合作健身会所进行体验,每位顾客每月可到同一家会所3次。
同样,你可以去健身房上课,也可以请教练。如果你在找一个瑜伽课,或者一个有氧运动课,有教练,去场地,你会有很多人加入。一对多的健身课效果不佳。如何找到个人专业的私教?一个名为Vint的应用程序帮你解决问题。Vint为想要强身健体的学员和教练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私教老师可以通过Vint应用发布自己的课程,学生可以在Vint上找到合适的课程并报名。这些课不一定要在健身房,而是在城市的许多地方,甚至在公园里。
7.共享项目
事实上,物品共享领域是最早的共享形式。在国外对共享经济的一些研究中,eBay、Craigslist等网站甚至被视为共享经济的早期形态。易趣网站为两个C端用户提供商品交易的第三方平台;Craigslist是第一个分类广告网站。这是PC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早期模式。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分享商品的商业模式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