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新屯:一个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望谟县新屯街道新屯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布依族风情的原始自然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至今仍保存着秀丽的自然风光,传承着多姿多彩的布依族风情文化。这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村的地方。
新屯村位于望谟县东北部,周围古树茂密,山朝拱门,四河盘旋。这里,土地肥沃,自然风光秀美。毫无疑问,这里是比较宜居的布村之一。
如果追溯其历史渊源,战国属南蛮,汉代属夜郎。很久以前,布依族先民就生活在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据《辛屯村志》记载,宋末明初,就有关于王母逊、王母堂、乾和亭的称谓和记载。明代中期,知识分子在此兴办私塾传道授业。在新屯,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优秀人才走出去,这不仅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得益于文脉的传承。
关于新屯的命名,也有相关渊源。据传,清朝康熙年间,家住复兴镇平饶老屯铺的望谟县土司王兆雍将军的父亲巡游到新屯村现居地,看中了这块易守难攻的宝地,决定从平饶老屯铺迁居至此,并取名新屯。
后来,他的儿子王世爵(王兆永饰)号召军民在屯堡开垦良田,从那巴河修建了一条5公里长的水渠,作为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并组织当地群众从册亨县罗畈手工转移瓦片到新屯,修建“九重堂”,自称新屯府。当时,“九崇堂”占地约200亩,从村主街依山而建。共有九组台阶,每组台阶的最后一步都设有平台和大小不一的建筑,因此得名“九崇堂”。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气魄非凡,在望谟县久负盛名。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辛屯村九崇堂屡遭劫难,所有建筑不复存在。现在留下的九崇堂第一座石梯
共有15级台阶,第二级石梯9级,第三级石梯4级,第四级石梯11级。残存的石梯因历史原因已散落消失。
然而,在经历了硝烟战争和社会动荡之后,这片土地上的布依族人民依然保留着好客、团结、友善、慷慨、淳朴的传统美德。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独特的“布依说唱”上,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感受到。
讲解员讲述故事时,由钢琴家伴奏,讲述方式包括说白、民歌等。故事动人,演唱曲调抑扬顿挫,动听动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该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布依族说唱剧目有《新屯风云》《新屯新歌》《党的十七大喜迎奥运颂》《断梳做爱》《王海平》等。不仅春节联欢晚会上有节目,三月三等布依族文化节上也有节目。早在1994年,新屯就以独特的说唱艺术获得了州人民政府授予的“布依族说唱艺术之乡”荣誉称号。今天的新屯人,在原有说唱的基础上,又注入了新的元素,赋予了新的生命。
历经千年,新屯村的布依族语言、民俗、民风仍较为完整,文化教育事业较为发达。近年来,村民们还制作了《新屯村诗选集》,从中可以一窥新屯的文化底蕴。
美丽新村
陈锦云摄
千年悠悠谈,平地高楼挖。如今的新屯村,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茅草房变成了漂亮干净的砖瓦房,昔日村里的土路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油路。经过无数代人的奋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幅美丽的山水村居图呈现在世人眼前。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文/西南日报记者陈进云图/西南日报记者邢贵龙)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