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市场星报”
12月12日下午至13日上午,省委书记郑栅洁到宿州市调研,强调当前皖北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支持皖北振兴的政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经济提质扩容增效。郑栅洁书记的嘱托在苏州引起强烈反响,并转化为积极行动。苏州正全力打造长三角“十四五”时期千亿级数字经济新高地。
回望苏州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着实令人刮目相看:2020年,数字产业基地实现全口径产值亿元,增长32个;规模以上企业产值93亿元,增长;今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一串串闪烁的数字,诠释着苏州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已走上康庄大道。
“筑巢引凤”
紧扣云计算和智能制造双链条
苏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中原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苏州抢抓发展机遇,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立足自身优势,精心谋划,提前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聚力培育数字经济,快速实现数字经济“入云入夜”。
苏州紧扣云计算和智能制造双链推进的工作思路,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坚持龙头引领建生态,以京沪杭为重点,积极对接互联网头部企业,精准开展招商活动,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摸排重点项目线索,先后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地举办6场招商活动,今年4月底成功承办2021全球5G与智能网联汽车高峰论坛,6月初与中国广电、北京天地通公司成功签订合作协议。共签约项目45个,协议投资额1亿元。
从“云平台”到“云生态”,
苏州高站位谋划握棋,整装出发,大手笔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打好“补链、强链、延链”组合拳。
在云计算产业发展方面,坚持“数据存储、算力支撑、算法加持、数字应用”的工作思路,注重产业生态培育,率先建成云计算产业链第一层基础云(IAAS)数据机房,同步引进国内外知名平台云(PAAS)企业提供云服务,全面开拓云计算及各类衍生应用云(SAAS)领域,逐步探索出“率先发展基础云、同步建设平台云、全面发展应用云”的产业生态圈发展模式。目前,“基础云”正在建设中,拥有10万平方米、10000个机柜的IDC机房。基础工程基本建成,布置标准机架6000余个,具备承接长三角区域大数据服务能力;“平台云”引进华为、腾讯等数十家龙头企业,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云服务;“应用云”集聚国科新材、赛诚渲染等数百家应用型企业,形成大数据处理、动漫渲染、移动游戏、电子商务、呼叫服务、网红经纪、电子竞技、AR、VR、区块链等十余个特色板块,在区内形成产业生态闭环。目前,已吸引阿里巴巴犀牛数字智造、腾讯未来城等互联网头部项目相继落户。
在智能制造产业建设上,坚持“招大引强、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聚”的工作思路,主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智能制造产业转移。发展智能终端、半导体(传感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业务板块。集聚了新亚、高科等一批优质制造企业,配套了京东方、华为、小米、OPPO、传音、海康威视等大企业。产业链完整、配套齐全,推动园区云计算、大数据、5G应用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闭环。
如今的苏州,是全国五个大型子通信节点城市之一、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云计算中心、国家智慧城市
“宽带中国”示范城市。高新区省级数字特色小镇入围“中国特色小镇50强”。截至目前,园区注册企业1600余家,纳税企业1136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868家,智能制造企业100余家。
潜龙卧虎
苏州数字经济基地高新技术企业林立
来到苏州高新区,这里工厂林立,绿树成荫。虽然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但在这安静的环境中“藏龙卧虎”。
华瑞赛维5G实验室(苏州)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是国内首家集5G终端、物联网应用、场景仿真及应用、车联网、卫星导航、卫星互联网五大实验室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为全球高端通信企业提供产品检测的“总医院”,在这里可以出具科学、系统、权威的“体检报告”。
华瑞赛维之所以选择苏州,是因为苏州地理位置优越,向东可以辐射上海,向南可以辐射深圳,向北可以辐射北京。公司2020年到苏州考察后,在苏州投资1亿元成立公司。截至目前,公司产值已达7800万元。下一步,公司计划二期投资10亿元以上。届时,公司年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
安徽郑森北斗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只有32名员工,2020年营业收入却高达1700万元。该公司利用北斗卫星大数据,为当地政府提供高分遥感测绘服务。下一步,他们将在无人农机上大做文章,为数字农业做好服务。
在苏州数字经济基地,像赛维、郑森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比比皆是。比如,“平台云”拥有华为、腾讯、阿里、世纪互联、浪潮、奇安信等数十家龙头企业;“应用云”集聚国科新材、赛诚渲染、小马科技、和君纵达、一德数据、月亮之光、金达莱传媒、品尚信息
拥有凯展网络、华瑞赛维等应用型企业上百家。阿里巴巴犀牛数智、腾讯未来城、华为数据中心、企名网创新中心、奇安信网络安全基地等互联网头部项目也纷纷落户园区。高端装备制造等业务板块,集聚了新亚、高科、都必、赛华、英特力、阿瑞斯、易米阳光、祥云、中金、林园、思锐、华为硕、华瑞赛维5G实验室等一批优质制造企业。
万马奔腾
数字赋能推动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数字体系建设,离不开数字赋能,推动苏州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苏州将紧扣“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数据存储、算力支撑、算法加持、数字应用为主体的数字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综合成本洼地、综合绩效高地。
苏州将加快天地通项目建设,2022年启动4号数据中心作为热力数据存储中心,吸引长三角地区大型企业主数据中心或远程备份中心项目和大规模混合云项目落地。同时,推动电信、金融、商贸等行业数据资源归集、整合、共享。重点拓展数据安全、智能制造、网络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转型等领域的数据存储业务,努力实现长三角地区“东西存储”。
“仓库”建好了,计算能力是关键。苏州将建设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通过苏沪高速互联互通实现网络同城化,引进“字节跳动”“快手”等有算力需求的大型互联网头部企业,提高苏州在整个华东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竞争力,力争在长三角地区实现“东数西算”。
通过算法加持,结合高新区现有产业基础,重点推进车联网、智慧医疗、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第三方数据服务等产业的算法创新。重点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在新材料、生物医药、半导体等领域形成一批算法解决方案和公共
服务平台。
苏州还将加快发展直播电商,围绕阿里犀牛制造服装、百丽鞋业、瑞美化妆品等产业,构建垂直供应体系。注重发展游戏研发、数字动漫、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数字娱乐等业态,培育壮大数字文创产业。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的转型升级和利用,以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