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木交易、半成品加工、建筑模板生产到家居实木地板畅销海外,安徽冠中木业是改革开放之初逐渐成长起来的叶集本土企业。历经三次转型升级,在菲律宾建厂,为叶集首位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抢抓机遇,应运而生
1978年前后,叶集依托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交汇的地理优势和商贾文化,逐渐形成了原木交易市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安徽关中木业抢抓机遇、敢为人先,从原木交易到在叶集建成第一家板材加工厂,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30多条生产线的森工龙头企业,并将生产基地拓展到海外。
“企业转型升级就像涅槃重生,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是可预期的。”关中木业董事长关厚宝回忆起企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宛如昨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最困难的时候,厂子差点倒闭,当时叶集已经是试点区,当时管委会主任朱德奎和经贸主任龚东风用个人工资卡做担保,给我贷款10万元,帮我挺过了第一次企业生存危机。”
此后,公司通过不断技术改造,突破了技术瓶颈,打开了市场,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瞄准市场扬帆起航
公司抓住机遇,引进德国“豪迈”先进木地板生产线,并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成立全国唯一的木地板研究中心,转型为实木地板。2019年,公司瞄准海外市场,在菲律宾建立生产基地,将产品推向全球。目前,公司木地板产品销往海外,销往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冠中木地板海外销售额达500万美国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0%。
传承祖训精益求精
关中木业公司秉承先祖管仲首提的“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
在发展中传承祖训,形成了“做人要实、做事要实、板子要牢”的厂训。
说起企业的厂训,关厚宝介绍,主要是祖辈传下来的家风家训。小时候,我从邻居家借米做饭。妈妈还米的时候,总是比借米的时候更有分量。“借人浅,还人满”(叶继华语)的理念在管家兄弟们心中生根发芽。正是这种感恩回报的精神,支撑着企业从小到大、由大到强,一步步走到今天。
为保护企业信誉,公司采取了喷码、包装、商标注册等方式保护产品和企业信誉。这一保护措施在当时的叶集尚属首创,也开创了叶集区发展首位产业提升知名度的先河。
丰富内涵,为文化增添魅力
在关中木业的产品展厅,一件件被赋予文化内涵的地板产品展示在眼前。文华、时尚、中原系列百余层,均以古诗词、美词或成语命名。同时,产品名称源于美好的故事,100多个产品名称组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进一步讲述了产品故事,展现了企业文化。
“我们每一个产品的名字都来自一个美丽的故事,寓意深刻。有的产品巧妙地利用景区景点,展现出浓浓的家乡情结。有的产品根据产品色彩、质感、工艺等特点,描绘出相似的意境,让产品与名字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关厚宝介绍。
安徽关中木业是叶集家居首位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首位产业发展的沧桑巨变。在首位产业发展过程中,叶集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板材产业发展,将板材加工家居产业确定为叶集首位产业。出台了多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首位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叶集区首位产业得到升华,叶集家居定位为百年产业,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