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本报记者胡萌通讯员张伟
富硒大米、富硒大豆、富硒茶……市面上有些食品打着“富硒”的标签,身价可以翻倍,但大多数消费者无法区分“富硒食品”和富含有机硒的食品。昨日,记者从省卫计委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上获悉,全国首个、湖北首个富含有机硒食品地方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届时,有机硒含量大于等于总硒含量的80%,方可标注“富含有机硒食品”名称。
“富硒”食品皇冠价格翻倍
近年来,打着硒都旗号的产品炒作不断。昨日,记者走访武汉一家超市发现,一些打着“富硒”“富硒”名号的食品,如茶叶、大米、黄豆等,价格是普通同类食品的两倍甚至几倍。大多数消费者对含硒产品感兴趣,却不知道富硒和富硒的区别。市民王女士说,平时看包装,不知道该怎么选。
在武汉一家奶茶店,一种标有富硒茶的茶叶售价高达666元/32元,但销售人员并不确定是否为富硒茶。
为规范市场和生产,我省于今年5月发布了全国首个富硒食品硒含量要求,这也是我省首个硒食品地方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委委员、省卫生计生巡视员杨明亮表示,富硒食品不等于富含有机硒的食品。富含有机硒的食品中总硒的最低含量必须达到20微克/100克(固体食品)或10微克/100毫升(液体食品),且有机硒含量大于其总硒的80%。只要符合国家标准,食品中硒含量达到15微克/100克(固体食品)或微克/100毫升(液体食品),即可称为“富硒食品”。
新标准适用于富含有机硒的食品
今年11月1日起实施的标准适用于富含有机硒的食品,即含天然硒的食品,需要标注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
同时,还需满足有机硒含量大于等于总硒含量的80%,才能称为富含有机硒的食品。消费者可以通过预包装上的食品营养标签了解食品是否富含有机硒,而不是被广告或销售人员牵着鼻子走。
省卫计委提醒,从11月起,凡是标有“富含有机硒食品”名称的产品,如果消费者没有看到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的标注,或者含量小于规定含量的,可向卫计部门投诉。
会上,省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评估处处长向青介绍,2013年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湖北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制定
标准
方便热干面标准
今年有望初稿
去年,我省透露,有望尽快出台热干面地方安全标准。在昨天的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上,省卫计委介绍,我省目前正在研制方便热干面标准,今年有望出初稿。
杨明亮介绍,标准的制定实际上是一个发展过程,每一项指标都要经过大量样本采集、测定、分析、反复修订和认证。因此,热干面地方标准制定难度大,还涉及资金问题。
省卫生监督局食品标准处处长刘金介绍,目前我省正在研制方便热干面标准,这是2012年食品安全标准地方标准立项的项目,预计今年能拿出初稿。
安全
监测
瓶装水
有微生物污染
省疾控中心卫生检验所副所长霍喜祥介绍,去年我省对瓶装水和瓶装饮用水进行了抽检。结果显示,瓶装水基本不存在微生物污染,而瓶装水无论是纯净水还是矿泉水,都存在微生物污染,且纯净水菌落总数大于矿泉水。
省疾控中心院长助理、卫生检验所所长石廷明介绍,微生物在水中是可以繁殖的。开封的水只要有微生物污染的风险,都是桶装的
在制水过程中,旧桶本身也可能受到污染。即使水是合格的,也可能因操作、灌装、加工、储存不当而受到污染。
富含有机硒的食品
有机硒含量
≥80
总硒含量:20微克/100克
(固体食品)
(流食)
有机硒含量
≥80
总硒含量:10微克/100毫升
昨日,在省食品药品安全审评中心,市民参观病理检查流程。本报记者袁丽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