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官微
上周,宏宇新材公告实控人变更,接盘方华信穿透后的最终控制人为神秘机构舆情策略研究中心。经过双方设计,舆情策略研究中心仅花费1亿元就拿下宏宇新材控制权。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实地调查后发现,此次交易几乎绕开了舆情策略研究中心,一位湖南珠宝商家可能在交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作为公共机构舆情策略研究中心,其实也关联着一堆P2P公司。
接盘方“神秘”的机构背景引发关注,宏宇新材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舆情策略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收购是后续公司做的”。记者抽丝剥茧后发现,收购背后可能是湖南背景的珠宝商人刘必安,多家P2P公司、珠宝金融公司若隐若现。
面向新业主的宏宇新材料
早在5月30日,宏宇新材就发布公告称,股东朱宏宇、朱明初、朱红专拟将所持宏宇新材8830万股股份(股比20)分步转让给华融国信,其中本次转让2421万股,剩余6409万股于2021年2月5日前分步转让;此外,拟将后续分步转让6409万股所涉及的表决权、提案权等相应股东权利委托给华融国信。
本次股份转让价格为每股人民币,全部股份转让总价约为人民币1亿元,第一期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亿元。此外,表决权设计安排意味着华融国信控股宏宇新材仅耗资1亿元。5月29日,宏宇新材停牌前收盘价为元,以此计算转让溢价。不过,宏宇新材自6月13日复牌以来,公司股价连续三天涨跌互现,6月15日最新股价为元/股。
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华融国信将直接持有宏宇新材股份,同时通过表决权委托取得宏宇新材的表决权和提案权,合计拥有表决权
公司总股本的20%。华融国信将成为宏宇新材的控股股东,朱宏宇、朱红专、朱明初将与其一致行动。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朱洪宇变更为舆情策略研究中心。
不过,宏宇新材也表示,本次协议转让尚需深交所审核合规性,本次股份转让是在表决权委托顺利实施的基础上进行的。如表决权委托不能顺利实施,股份转让将无法实施。
宏宇新材的股权转让备受关注,接盘方背后颇为神秘的背景。
股权信息显示,中战华信直接持有华融国信100股,舆情策略研究中心直接持有中战华信100股,舆情策略研究中心间接持有华融国信100股,为华融国信实际控制人。
据介绍,舆情战略研究中心是经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批准成立的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主要工作是收集、监测、分析、研究舆情战略信息,加强信息安全服务,深入社会经济调查研究,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合作。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致电舆情策略研究中心,其工作人员表示:“中心是事业单位,主管单位是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旗下公司可以开展经营活动。(进入宏宇新材)是下面的公司。”
接收方背景神秘
舆情策略研究中心是一个略显神秘的机构,公开信息很少。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工信部网站域名备案系统和事业单位网上登记注册了该中心,显示为事业单位。主办单位为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启动资金50万元,非财政补助。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官网显示,该机构是经民政部批准登记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国家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中国策略与研究会工作人员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战略舆情中心是下属挂靠单位,我们的办公室就在钓鱼台国宾馆。我不知道战略舆情中心进驻宏宇新材的具体情况,隔着几层楼,还要问具体人员。”
不过,舆论策略研究中心的网站似乎没有那么严谨。网站共有83条新闻,包括中央新闻、党的建设、国内外咨询等,时间均在20条至2017年之间。此外,在网站视频中心,廉政视频视频和公益广告视频各4个。这些留言也构成了舆情策略中心网站的主要内容,其他位置的内容多为空白,随意展示。
网站的中心功能虽然有舆情动态、经济安全信息等八大功能,但每一点都是空白;此外,舆情相关、技术专栏、理论视野、专家答疑等二级页面多为空白。在专家答疑栏目下,专家文章、目录、图书推荐等均为空白,但这里设有专家申请入口,只需填写姓名、被反映人姓名、职称即可提交申请,提交后立即在专家答疑页面下显示“王二张三”等随机内容。
(舆情策略研究中心网站记者随意填写页面截图)
此外,在舆情策略研究中心介绍的领导成员中,仅显示了两位顾问许嘉璐、李金华和一位名誉主任黄献忠。这三位成员的名字可以与国内专业领域的知名人士相提并论,但搜索中并没有发现这三个名字与舆情策略研究中心的直接关系。
在公开的新闻中,只有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官网有关于中国舆论战略研究中心的新闻。2017年12月,煤炭地质总局与中国舆情战略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相关领导出席,但未表明具体成员;2018年1月,煤炭地质总局发文称,中国舆情战略研究中心等有关单位到总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调研,中国舆情局长助理、副秘书长、巡视员徐升参加;此外,徐盛今年4月陪同煤炭地质总局、
领导在厦门参加了一个活动。
但在公开信息中,舆情策略研究中心及其相关公司的员工名单中,并没有出现许晟的身影。另一位在中国舆情战略研究中心明确标注就职的委员是刘耀刚。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时代书画报社艺委会副主任、诗人、记者、评论家、作家。上世纪90年代,他到俄罗斯和东南亚经商投资,曾在一家大型高科技企业担任老板。
刘耀刚在业务上确实与舆情策略研究中心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天眼查显示,刘耀刚为中战华信及其控股的中战华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并担任执行董事。
背后一堆P2P公司
中战华信是舆情研究中心旗下最大的平台公司。宏宇新材最新公告也表示,“由于中战华信下属子公司较多,相应的财务审计工作正在进行中”。
中战华信的经营范围为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该公司原名为北京聚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为11月27日。经过两次变更,2017年9月20日,舆情策略研究中心及自然人刘耀刚、胡晓成为新股东,注册资本由1000万增至5000万,刘耀刚成为法定代表人。2017年12月,成为舆情战略研究中心旗下的百家,注册资本也增至13亿元。
中战华信下辖华融国信等6家子公司。除法定代表人仍为刘耀刚的中战华信文化传媒外,其余5家公司均于去年10月、11月变更为中战华信100。
这五间公司分别是:
刘必安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深圳市玛丽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玛丽来资产)、
钟佑海为法定代表人的华融国信与深圳市国金所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国金所互联网金融)、
曾伟武为法定代表人的长沙红
斗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红豆杉资产,原名长沙玛丽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肖智为法定代表人的深圳市东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东信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