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药票公司终于完蛋了
近日,甘肃省白银市某医药公司发生一起医疗票通案,系涉案金额1亿元的重大案件,25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其中11人被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作为医药行业的人,我知道同行们的不易,但我仍然坚决反对投票,因为它没有社会经济价值,相反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毒瘤”,间接给患者带来了更高的药价。除了能给一些公司和个人开出大赚一笔的发票外,真的一文不值。
早在几年前,华东某市一家大型医药流通企业还在雄心勃勃地制定上市什么的未来计划,但这两年突然没有了声音。后来有人说结束了。因为药品流通大整顿、两票制到来、营改增、金税三期,嗅到了潜在的大风险,它提前关门歇业了。
还有一家医药公司,在区域内聚集了多名医药营销自然人,提供挂靠、开票服务,甚至给挂靠人员发放工资、社保,看起来和公司员工没什么两样。
但毕竟还是不一样。为了规避风险,老板几年前就停止了这些挂靠业务,彻底转型做其他业务。
如果原来车票只是“钱”的问题,发生什么,钱是可以解决的;那么,现在再过罚单,就是“人命关天”的事了。如果再加上虚开什么的,犯罪就更严重了,被判刑是常有的事。
“两票制”实施的初衷是降低药价,但实际上,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打击过去,打击过去。大局已定,多家过票公司一盘散沙。还有一些人“要钱不要命”,最终也难逃厄运。
卖票的没有了,买票的却锐减,因为不合规、不合法,违法成本很高。不少企业再也不敢“乱来”,多家挂靠被药监部门查处,直接收回GSP证书。
严控之下,一大波医药营销自然人,因为没有挂靠和打票的公司和行业
服务连续性成了问题,CSO顺势崛起,有真假同行。但是,假的再真,肯定还是假的,风险很大。
上述过票公司大多已经夭折,有的已经实现业务转型升级。从大局看,这对企业和行业都是一件幸事。
内容Cyberblue回归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