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京东首开全国首张电子发票,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而,电子发票并没有最终完善。在传统纸质发票上,B2C商城京东的“企名网”因其POP开放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而陷入发票风波。
一张迟开一个半月的发票
一道经典的心理测试“你能忍受一对情侣迟到多久”,让很多人津津乐道。如果对方迟到一个半月,你会作何反应?-在京东平台购物一个半月,发票还没到账。这张迟迟未开的发票,让一向好脾气的小尤觉得吃不消。
今年9月10日,因业务需要,在北京某公司工作的白领小尤在京东平台和1号商城的同一第三方商家购买了火龙果作为员工福利(两单金额不同)。商家还在其官方页面明确表示,“购物后15个工作日内将发票寄出”。近一个半月过去了,仍未收到发票的小游尝试联系门店客服,却发现商家在后台的“在线客服”按钮始终处于离线状态,无法取得联系。沟通无果后,小尤只能向京东和1号商城客服求助。与1号商城客服沟通顺畅,几天后商家将发票送到了小游手中。不过,与京东客服的沟通颇为曲折。
取得联系后,京东客服表示会在系统内部查询,请“稍等”。但十分钟后,客服仍未回复,对话系统自动断开。之后如果继续登录,就要面对新的客服人员,对方会重复之前的口径,让小游继续等待,直到系统再次自动断开。如此循环多次后,小游气愤地告诉客服,将向税务部门投诉举报。随后,京东派人给小悠打电话解决问题。最终,经过客服部门多次沟通协调,于10月22日将发票送到了小游手中。
那么,发票迟迟不能送达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家商店
家人的解释是,商家在寄出1号商城发票后,忘记将京东平台上销售的订单发票寄出给小悠,误以为发票都寄出去了,导致发票迟到近一个月。
醉酒的意义不是“罚单”
对此,京东表示高度重视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并将尽力配合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
其实,小游的遭遇并非个例。
微博平台上“投诉京东发票”的搜索结果多达9889条,有消费者戏称京东POP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发票难开票难上青天”,这让不少因商务购物需要报销的消费者头疼不已。京东钻石会员“黄金炒饭”表示,“9次(购物)10次不开发票,我自己贴办公用品的钱吗?”.
同样饱受“发票难”困扰的还有北京网友巢木辉。“京东第三方购物不提供发票,给京东客服打电话,客服说他们没办法这么做,只能用户跟第三方协调。”
有京东内部员工向企名网透露,由于京东第三方商家经常拖延、拒绝开具发票,甚至京东行政部门在自己网站采购办公用品时,也不愿意选择第三方商家。
第三方商家开票难背后隐藏着哪些利益动机?有金融人士指出,商家不愿开具发票,或与“税”字有关。
发票是税务机关控制税源、征收税款的重要依据。企业不开发票,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逃税方式。如果不开发票,京东第三方商家能逃多少税?以香水为例。在中国,香水需要缴纳消费税,税率为30%。根据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每销售一瓶700元左右50ml的香奈儿可可香水,商家需要缴纳240元消费税,如果商家不开具发票,240元税款将白白流失。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
拒不开具发票的商家,在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时,将面临“无据可依”的尴尬局面,维权也将变得路途遥远。
京东平台能否独善其身?
有相关法律界人士指出,虽然问题不在京东商城本身,而是其POP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但京东作为整个平台的经营者,有义务和责任对入驻其平台的商家进行资质审查和必要的监督监管。微博网友“王者归来-国民品牌”指出,京东第三方商家经常拒绝开具发票,这对京东自有品牌也有很大影响。京东POP平台管理确实存在问题,不能让POP平台沦为第三方商家逃税的温床。
在新浪视频上,一篇名为“在京东上找第三方购物,选择发票变得不可能!”视频中,该消费者在京东第三方商家购物,下单后明明选择了“开票”,但在订单详情中查询后,却变成了“不开票”。上传视频的网友直言,“京东系统是否涉嫌协助第三方卖家逃税?”
结论
根据入驻京东商家的资质,入驻京东POP平台的商家必须是在国税、地税部门正式注册的企业法人,且公司注册资本在50万元及以上。淘宝个人网店仍涉及社会弱势群体创业,是否征税需要仔细权衡。但入驻京东的第三方商家千万不要偷税漏税、拒开发票、迟开发票。
另一方面,电子发票上线4个月,但仍未在各大电商中大面积推广,电子发票无法报销等技术瓶颈仍未最终解决。电子发票进展缓慢,也给了一些商家可乘之机。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子发票的完善和推广,或许是从根本上解决第三方商家“开票难”问题的一剂良药。
借用一位网友的微博留言来结束这篇文章:“很多人认为网店逃税无所谓,但既然(门店)
)他敢逃税,就敢卖假货、复制品、水货,最后买单的不是消费者自己吗?“(文/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