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起作用,而是使用场景不同。
互联网巨头的大数据在于海量的用户。以抖音为例,其日活达6亿。每天,它可以从这6亿用户的活跃度中收集大量数据,用于算法和用户数据包的分类。它可以从重复标签、搜索词、浏览数据等中收集用户的行为习惯、兴趣和关注点,构建算法模型,持续为用户提供感兴趣的东西。
而传统的金蝶或用友厂商服务的是B端企业,B端企业的业务数据,别说分析,连使用权都没有。因此,智能补货场景只有在特定场景下才能实现,比如商超作为庞大的零售商,遍布全球,需要庞大的供应链生态支撑运营。在这种情况下,智能供应链支持全球采购和询价,还支持结合大数据的智能补货(根据区域和销量,销售系统自动向指定供应商发出采购指令进货,以维持库存水平)。
这个动作软件厂商不是无法完成,而是缺少相应的数据模型。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分享数据,这相当于向竞争对手透露。这个地区,这批产品和这些定价在某些群体中很受欢迎。你们赶紧进货降价抢占市场......
因此,只能由企业驱动的软件厂商来完成。因此,软件厂商做的更多的是数据清洗工作,而不是大数据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