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特别的保健品公司名字

发表日期:2022-09-22 08:35:22

“:若水知音ID:若水之音”

/国家馆(国馆5000)

擦亮眼睛,小心别上当!

01

人们一直认为,所谓的保健品,卖的是害不了死人的淀粉、糖,骗的是老人的钱。它们虽然没用,但不会造成多大伤害。看多了,我们知道善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在保健品的消费者中,老年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其原因值得大家深思。希望大家在看完下面这篇文章后有所警醒和反思。

央视财经报道:浙江嘉兴一位七十多岁、勤俭节约的老太太,曾因为丢了十块钱后悔了好几天,贴出了找钱的启示。

由于身体不太好,他们被保健品公司的业务员吸引。首先,他们不停地叫阿姨和奶奶甜。在赢得老人信任后,他们说自己有一款产品可以延长寿命。老人毫无准备,几次后被洗脑。

此后,老太太每天到保健品公司开会,谁也拦不住。谁拦住了她,她就急着和谁在一起。台上的推销员一开口,台下的老人们就使劲鼓掌,大声说:“对!对!对!”

开完会,老太太带着保健品大推回来了。市场上从未听说过的品牌,三年后满屋子都是。老太太家里只有一张她的照片,还是和保健品推销员的合影。

之后,老太太停止服药,服用保健品。我不买荤菜,就是为了省钱多买保健品。她不同意装修她的家。她想买保健品来救命。

三年时间,她一共花了32万。我连过年的钱都没花。邻居们说,有一年,老太太向别人借了500元。

3年后,老太太在一家保健品公司组织的活动上去世。保健品公司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他们说这个数字是卫生部给的。

图为电影《路边野餐》中

去年3月15日,

聚会上,还有一个类似的案例:老人姓陈,三年前从河南来青岛帮女儿带娃。

没过多久,老人就被当地一家保健品集团的业务员盯上了。不到一年时间,他骗取保健品款6万余元,称可以让老人夫妇去云台山、西安、巴厘岛等地旅游,但始终未能实现。

去年1月,该保健品公司骗取老人3万元,并让老人瞒着家人,连发票都没有。后来,老人去旅游公司询问,旅游公司的人告诉他,拿着这9万块钱去他们说的地方来回旅游三趟就够了。

老人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但钱再也要不回来了,因为没有发票,连一丝一毫的证据都找不到。

去年3月11日,家人一直在等老人吃晚饭,却不见人影。3个小时后,家人得知老人死在海边,而且是自杀!

在离老人不远的沙滩上,留下了他的裤子,还有一封字迹凌乱的遗书,上面写着:

“看到我和老伴几十年勤勤恳恳,攒了近10万元钱,我心里很难过,亏欠(道歉)非常非常多……真的对不起大家……”

“让我4年来用近10万元在黄泉路圆了旅游梦。”

人们一直认为,所谓的保健品,卖的是害不了死人的淀粉、糖,骗的是老人的钱。它们虽然没用,但不会造成多大伤害。看多了,我们知道善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图为电影《桃姐》中

02

关键问题

保健品有用吗?

某大品牌保健品代理商表示:“不吹不黑,目前市面上的保健品大多有两个特点:一是无毒,二是无用。”

可能很多老人会问,我吃完感觉好多了,这跟心理暗示有关。

《民主与法制》报道:有的老年人服用保健品后会感觉身体好、效果好,这其实与老年人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关。当他们

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这些保健品一点效果都没有,这就成了推销员劝说老年人多服用疗程的借口。

其实是业务员的“心脏病发作”!

《慈善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营养保健品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比超过50%。中消协的调查也显示,有70多种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情况。

不少老年人购买来源不明的保健食品,白白花了不少钱,还可能耽误治疗,影响身体健康。说没用真的很有礼貌。

图为电影《桃姐》中

如有疑问,《人民日报》曾发文:“目前国内所有保健品都是骗人的,无一例外”。

说得很清楚,时间,至今;地点,在中国生产;对象,所有保健品;结论都是骗人的,无一例外。

“同样是维生素C,在药店买可能只要几块钱一盒,而在保健品专卖店买可能要三四百元一盒,保健品价格高几乎是公认的事实。

虽然保健品生产企业在宣传时会表明使用了更先进的原料和工艺,但从生物学角度看,同样的活性成分,对人体的作用几乎没有区别。“

如果你还认为保健品里的维生素C更好更有效,那只能说明你真的太丰富了!

图为电影《桃姐》中

03

据《人民日报》报道,哈尔滨一位正在养老的老奶奶生活无忧,每月有3000元养老金。这些年来她存了很多钱。

但自从社区来了有名的卖保健品的小姐姐,老奶奶被拉进了一个养生群,经纪人每天在群里卖一款“养生果汁”,有“喝酒不生病”的神奇功效,老奶奶心动了。

随后的日子里,老奶奶不仅退休了“月光”,几年攒下的积蓄也全部见底,换来了一堆胶水

胶囊、骨密度丸等保健品。没人能阻止!

湖北牟某生物科技公司业务员曾说:“不是这个产品的好坏,而是你们的监督。我们的客户,哪怕你卖一泡屎,也会愿意买。”

保健品套路防不胜防,不少老年人毫无抵抗力:

套路一:免费送东西吸引眼球

郑州的张女士被骗,只因一双鞋。“那天我在花园里散步,一个小伙子走到我跟前,递给我一张宣传单,说他们在做一个活动,如果去参加,可以免费领一双鞋!”

张女士跟着过去,发现很多像她一样的老人都是冲着一双鞋来的。他们坐在室内上课,听着一种名为“消灭癌细胞”的保健品。讲座结束后,不少老人排队抢,张女士也跟着抢。

前后去了三次,得到了免费的鞋子,买了三盒药,1万多。回来吃饭时拉肚子想退。等了半年,也推不掉。

想想看,大家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性的弱点在于无法抗拒利润,尤其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点利润就能把人吓得头昏眼花,但不是堤。馅饼下面常常有陷阱。

图为电影《路边野餐》中

套路二:求助,拉近感情

一位保健品推销员透露:“推销员对老人真的很亲,没事就打电话,逢年过节在家送礼,比父母还敬业。”

不停地叫“奶奶”“姥姥”,叫他们比自己的孩子还亲、还甜,扶着他们,给他们按摩脚部,让老人们特别是孩子不在身边的老人开心不已。

看到一则新闻,一名推销保健品的业务员被民警抓获。受骗的老人感到惋惜,为骗子求情。警察问为什么。

老人说,其实他知道是假的,但小伙子对自己很好,嘴巴很甜,心里暖暖的。通常他的孩子们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和他说话。

在这样的情感攻势下,老人们非常信任他们,也愿意购买他们销售的保健品。即使明知没有效果,也愿意掏钱买货,以求得到更多关爱。

图为电影《路边野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