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产业扶贫聚活力,索玛开出别样花
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四川省经济合作局(以下简称“省经合局”)自新一轮对口帮扶凉山州美姑县、金阳县以来,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优势。在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坚持把助力产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从积极推介两县投资条件,到精准对接投资企业和项目,再到帮助培育特色产业,再到助力扶贫产品走向市场,省经合局在3年多的时间里,帮助两县打造了一批扶贫产业链。同时,强化提升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各环节水平,“造血”与“输血”并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让幸福的索玛花在当地群众心中绽放。
借力招商,持续推进产业扶贫
美姑、金阳两县是贫困人口基数大、产业基础薄弱的中国彝区深度贫困县。从主责主业入手,省经合局探索出了一条“走进去、走出去”的产业扶贫闭环之路。
“进步”
是指更有针对性地宣传美姑、金阳的投资机会和条件,更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与当地特色产业契合度高的客商进行实地考察。省经合局连续4年在省内外举办产业扶贫招商推介活动,重点推介凉山州特别是美姑、金阳两县,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客商对两县丰富的特色资源、难得的发展潜力、良好的营商环境的认识,坚定了参与社会帮扶、投资扶贫产业的信心。
2018年以来,省经合局先后动员20余批次80余家商协会或企业到美姑县、金阳县考察,对接产业、洽谈合作。在美姑县俄曲古乡,首个由社会资本企业投资的项目--“燕归谷”田园综合体成功引进。一期项目以“雁归谷”为载体,筹资250余万元建设“感恩池”和党员示范采摘园。
与峨曲古墟连片的文化广场、旅游厕所等项目,形成彝族文化特色小镇,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致富。额曲古乡还获得了2018年度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出局”
是指帮助当地输出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帮助当地农副产品找到可持续的出路。培育乡村旅游,金阳县丙乙底村被列为省级“什拉罗”(俗称“换童子裙”)文化习俗体验基地。2019年,全村旅游销售收入40余万元。培育农作物种植产业,采取“村集体经济+旅游公司+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发动群众种植高山“食叶草”和附加值高、易储存的农作物。培育养殖业,村集体合作社利用产业扶持资金,帮助有养殖经验但缺乏资金的农户,合作养殖牛羊等畜禽,激发农民创业热情。
同时,发挥有生力量,推动扶贫产品走向市场。省经合局积极动员爱心商会企业以购代捐,3年累计认购金额达250万元。在2018年“爱心大礼包”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2019年通过自筹和动员社会力量筹集资金70余万元,继续在美姑县四吉觉村、金阳县丙乙底村购买捐赠“爱心大礼包”。为促进美姑生产发展,2019年招募了8辆物流车,帮助当地群众将农产品运出大凉山。金阳县丙乙底村创新思路,广泛收购村民的苦荞、土豆、核桃等农产品,按照统一标准加工包装。同时,注册自主品牌商标生产苦荞茶、土豆酒等11种产品,打开了销路和销路,壮大了集体经济。
加强教育医疗救助,为“造血”提供保障
扶贫先扶智。
省经合局积极协调吉利汽车集团“吉时渝”资助计划,提供120余万元资助美姑、金阳两县176名贫困大学生;协调国宝人寿保险公司支援美姑县50余万元4
吉觉村捐建学前教育点,已正式投入使用;协调省直机关工委向美姑县斯吉觉村幼教点捐赠价值近2万元的爱心图书室;在金阳县丙乙底村小学,为学生提供每年约18万元的生活补助,为村里每位教师每月补贴800元,并为师生免费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金阳县热科觉乡中心学校,四川省福建商会捐赠总价值15万元的10台教学电脑、2760册图书、309套校服,资助8名贫困学生https://www.zhucesz.com/元。
省经合局还组织美姑县四吉觉村、金阳县热克觉乡60名小学生到西昌体验城市生活,开阔了眼界。
在医疗帮扶方面,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为峨曲古乡学校筹集资金12万元,为1038名彝族学生捐赠健康包,举办“防艾培训”“禁毒培训”“基础健康培训”等健康讲座。经过努力,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乡村医生培训项目落地美姑。
激发内生动力防止再次返贫
2019年以来,在省经合局驻村干部的帮助下,美姑四吉觉村组建妇女干部队伍,开展彝族形体舞比赛和“洁美家庭”评选,四吉觉村被评为美姑县“洁美家庭”示范村。金阳冰衣底村成立村民“五好”创建自治管理协会和评议委员会,全村划分为5个片区,5名村民管理员实行网格化管理。“五好家庭”“洁美家庭”评选按照“十好标准”开展。每户配备二维码门牌号,实现动态管理,每月评比信息可通过手机微信扫描。2019年,妇联“树新风助脱贫”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在丙乙底村召开,丙乙底村的做法在全州推广。
产业扶贫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省经合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战略部署,进一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经济合作的方式方法,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努力汇聚更多外商投资企业的热情、爱心、资金和力量,努力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本文发表于《四川党建》2020年1月/第1期)
主编:陈庆
供稿: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于玲摄
审核:蒲云倩回归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