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马鞍山11月17日电(周坤)取样、分装、记录、化验、化验……在安徽马鞍山经开区和慈湖高新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着高科技设备,穿梭在企业之间,对企业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全面排查。
他们是来自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国家环境保护研究院的环保专家。在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污染防治技术支撑等方面,他们技术力量雄厚,技术经验丰富。他们有个新奇的名字:环保管家。
“环保管家”正在对企业环保设施进行“体检”。图片由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过去,由于大多数企业专业化水平有限,环境污染整治犹如“烫手山芋”。
“我们也想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贡献一份力量,但有时力不从心。”马鞍山立白日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生产运输过程中污染物种类繁多,他们对污染防治技术如饥似渴。
为此,2019年,马鞍山市在安徽省市级政府层面率先推广“环保管家”模式,首先在马鞍山经开区、慈湖高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开展试点,助力园区实现绿色发展。
“‘环保管家’就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形成政府主导下的良性高效运行机制,进一步破解工业园区环境管理难题,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王华刚说。
“环保管家”在一处排污口前测试。图片由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企业有环评报告吗?废气收集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如何?危险废物仓库建设是否合格……一年多来,马鞍山市对工业园区39家重点排污企业进行月度重点调查,对148家重要企业进行季度重点调查。
“环保管家”们通过对企业逐一开展“环保体检”形成调查
报告指出了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整改方案,打通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在遇到环境疑难杂症时“有医找、有药治”。
王华刚表示,目前,“环保管家”试点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点对点、信息化、可管理、可示范”的效果。“环保管家”通过独特的专业优势、团队优势、科技优势,不断助力提升园区生态环境质量,打造服务型治污模式,助力碧水蓝天美丽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