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央企公然打假!违规注册“中”字头央企今日计票
最近,国企与民企之间的讨论很多,“落入国企”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每年都有私企冒充国企出现。近日,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合肥万华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违规注册为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有关事项的声明》,公开打击一家凭空出现的子公司。
合肥万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建筑央企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的控股上市公司。
其声明称:“近期,我公司发现与我公司不存在任何投资关系的合肥万华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违规注册为我公司全资子公司,我公司及时调取该公司工商档案,发现该公司工商登记材料中的中国化学营业执照及公章系伪造。
超级大厦查询公司征信系统显示,合肥万华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26日。曾名为合肥威特豪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9月7日更名为合肥万华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投资人由孙某某变更为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已变更为地基与基础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铁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电力工程、土木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土石方工程、体育设施工程、钢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等。
现注册地址为: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大兴新居A区6栋3001、3002室,注册资本10,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陈某。截至目前,公司上市股东为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
如果没有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最近的表态,相信很多人一定认为合肥安徽
化工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化学工程的子公司。但最终被中国化学工程公开宣布为未经授权的“非法注册”子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我公司从未投资设立合肥万华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我公司与该公司不存在任何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投资、挂靠、关联或实际控制关系。
我公司对合肥万华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和人员的任何行为不知情,与我公司无关。据悉,近日,中国化学已向工商部门和公安机关举报,要求严肃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看来事实是比较清楚的。合肥万华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并非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真正子公司。
那么,其为何通过“伪造”中国化学的营业执照和公章,注册成为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的子公司呢?这不等于把公司股权白白让给了中国化学工程吗?中国化学工程为什么不拥抱它?如果中国化学工程不查清这家假子公司的存在,会有哪些风险?
从以往情况看,利用各种手段将企业虚假注册为央企子公司,主要是利用央企既有的良好信誉,希望在融资、招标、采购等方面瞒天过海。
这类公司基本没有长远打算,往往导致债务违约、质量问题,最终给假冒建筑央企带来声誉损失和经济风险。
造假央企事件屡有发生
近年来,造假央企事件频频发生,并接连多次被曝光。几大建筑央企基本都有过类似经历。拥有一家“国企”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难。一般来说,遵循以下步骤就足够了:
1.在国务院系统内找一个非主流机构,可以是附属机构,可以是孙子,可以是曾孙,也可以是曾孙。不管怎么说,现在企业渗透这么方便。而这个单元是最
嗯,是上个世纪改革之初做出来的。现在我奶奶不爱我叔叔了。如果我在期间改个名字会更好。
2.想方设法找到这家公司的主要领导成员。对年纪大了升职无望的会员尤其有好处。凝心聚力抱大腿谋一章。
3.以有章的公司名义注册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一定要高,1000万起步,最好1亿起步,否则看着不靠谱,充分发挥认缴制的优势。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用新注册的集团公司推出一个管理公司,集团公司可以做大股东,你可以做小股东,这样才能发挥灵活的机制。
4.后一种操作很常规。到香港以管理公司名义注册中字头集团公司,香港公司再回国注册中字头集团公司。如果在此期间操作有效,还可以获得一堆优惠补贴,获得超国民待遇,甚至还能赚点钱。
5.外壳已经制定好了。生意怎么做?自然是去各地找那些需要资源背书的人,去找当地的土豪入股。作为大股东,集团公司让他们使用中文前缀名字来快速融资和扩张。近年来,许多金融营销手段在这里得到升华。
6.结局是什么?看起来这些人比普通人生活得更好。它们很受欢迎,很辣。他们的生意挂了就跑了。当他们的生意没有挂掉的时候,他们可能都是当地的客人。如果运气好,可能真的成为央企。
哦,对了,别忘了再建一个看起来简单正式的官网,别像互联网公司那样友好。
而这些假央企、假国企又何止这两家!我随便看一看,光发行的债券就有十几种!这些公司的投资者真的想当零食,所以不要被当零食吃。
最后总结一下,大多数假国企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数为某长期存在机构的股东;
2、主营业务多为并购收购的贸易、能源、房地产等传统板块;
3.分支机构多,公司层级多,层级低
类级公司喜欢引入地方小股东,真正的国企实力雄厚,不需要对此进行整改;
4.在香港注册中文字头公司,回来作为主要群体。
最后大家总在讲套路。仅仅靠一个人来骗人是没有说服力的。做全套工作,骗人到家。
一个很大的骗局,需要给这些假央企评级的评级公司,他们可能并不是你想象中的真正的评级公司。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