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科技点评”近日,媒体报道,家电业家喻户晓的“董明珠店”已悄然完成更名,新名称为“格力董明珠店”。
董明珠的个人知名度在家电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都相当高。在很大程度上,董明珠的个人品牌与格力品牌是深度绑定在一起的。例如,格力的产品品牌形象代言基本由董明珠本人承担,很多媒体平台上都能看到董明珠代言的格力广告。
因此,当董明珠开网店,并将其命名为“董明珠的小店”,直接面向消费者时,业界不会感到意外。不过,董明珠毕竟是企业家。不像薇娅这种专业主播卖货,在C端市场不可能有多大影响力。
董明珠虽然知名度高,但更多体现在家电行业。在家电行业之外,董明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肯定不如格力的企业品牌。说白了,中国的家电消费者没有人不知道格力空调,但肯定有很多人不知道董明珠,更别说“董明珠的店”了。
所以,这是“董明珠的店”发展的一个瓶颈。那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
618期间,董明珠在抖音、快手、京东等平台举办多场直播带货活动,618当天带货金额超过100亿元。从数字来看,董明珠的直播带货大获成功,甚至可以说,头部带货达人连薇娅、罗永浩都比不上。不过,专家看门道、创下直播场次纪录,并不全是普通消费者贡献,线下经销商依然贡献良多。
无论如何,渠道扁平化是趋势。格力虽有包袱,但仍将推动渠道模式变革。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丁少将认为,格力不会像奥克斯那样直接搞线上审批模式。毕竟,线下数万家经销商集团与格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经销商集团也通过河北静海保证这家实体持有格力股份,格力只能推进渐进式改革。
基于上述背景,“董明珠的门店”更名为“格力董明珠”也就不难理解了。一方面,凭借618期间积累的直播带货经验,格力可以减少渠道层级,让经销商直接从“格力董明珠店”拿货,具备B端属性;另一方面,在“董明珠”前面加上“格力”后,品牌传播也有利于C端用户更直接的感知,具有C端属性。
当然,如果上述猜想成立,经销商和普通用户进入格力董明珠店肯定会有不同的入口,否则价格体系就会混乱。丁少将认为,这样做最大的效果是,无论是格力经销商还是格力电器的消费者,都会逐渐习惯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易。
交易模式的改变,也意味着利益格局的调整。6月19日晚间,格力电器公告称,持股股东和静静海担保计划减持公司股票不超过1万股,占格力电器总股本。公告称,拟减持原因为股东自有资金需求。
要带领庞大的线下经销商体系完成渠道转型,重新调整利益格局,格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钉钉科技原创,转载须注明“:钉钉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