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他,核心合作伙伴华为差点成了房地产公司
技术是有温度的。
天下网商记者张超
华为今天不用担心手机屏幕断供,这多亏了一个人。他22年前的决定,让中国少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多了一家拥有核心显示技术的高科技公司。这个人就是带领京东方将“缺芯少屏”去掉“少屏”二字的王东升。
5月20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进行换届选举,董事长王东升请求不参与下一任董事提名。
京东方官网关于王东升要求不参与新任董事提名的公告
王东升今年62岁,执掌京东方26年。三年前,王东升卸任京东方CEO一职,而从去年开始,就有媒体报道王东升将退休。今年3月,王东升还公开回应了关于他退休的传闻。“不管我在不在,京东方的战略和创业创新文化都会传承下去。”
王东升,浙江人,1957年出生。因为家庭原因,他初中毕业后回到农村老家插队。家里四个孩子,王东升排行老大,老大还要帮忙挑生活的担子,所以他十四五岁就做木工,后来进入县建筑公司,参加了国家三线建设。
王东升有学习基础,对历史和哲学特别感兴趣。在父母的鼓励下,他自学了高中课程。1977年刚恢复高考,他就考入杭州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学习。
大学毕业后,王东升作为电子工业部从杭电选派到北京工作的10名优秀毕业生之一,被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京东方前身)。
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图片来自京东方官网视频
王东升到厂里报到时,才知道自己要去的是电子工业部,却被北京电子管厂总会计师袁晓忠截断了去路。“你应该去电子部门报到,但我来了。干企业
总比蹲在办公室好。我觉得你专业基础很扎实,你也是班长。你要埋头苦干,要有奋斗精神,要成为行家里手,'产业报国‘。“
30多年后,袁孝忠谈起对王东升的印象说:“我去年轻人宿舍,看到他墙上挂着警句,'不进则退''不努力,老人伤心',还贴了很多英文单词。我们一直开到晚上九十点。当我们经过会计部时,发现灯还亮着,他还在加班。他思维超前,是774厂(北京电子管厂)第一个提出(财务部门)要搞电脑化的人,还提出财务人员要学英语。“
在袁晓忠的培养和推荐下,1983年初,王东升被提拔为会计科副科长,当时他还不到26岁。时任北京电子管厂厂长的张宏彪也在努力培养王东升。1988年,时年31岁的王东升升任北京电子管厂副总会计师兼财务部主任,成为全厂最年轻的副总师以上领导。
1992年,北京电子管厂跟不上市场发展,经营变得十分困难。北京市政府和北京电子管厂正计划为工厂寻找新的厂长和领导班子。
此时,王东升准备辞职,前往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旗下中国租赁有限公司担任常务副总裁。
但所有厂领导一致推选王东升接任厂长,北京市政府电子办领导也找王东升谈话,希望他接管工厂。
王东升已经下定决心要去。他不想坐这个位置,即使在新阶层的知名网络成员已经提前公布后,他仍然不肯松口。
最后,让他信服的是一句话--当王东升问一位前来劝说的老同事:“我为什么要留下来?”老同事回答:“就让我们师傅别再去菜市场捡白菜了!”
北京电子管厂厂区全景图来自《光改一家企业及其工业史》
1992年9月4日,35岁的王东升正式任职北京东方电气
子集团(北京公司)总经理兼北京电子管厂厂长。
1993年4月,以北京电子管厂经营性资产出资(国有股),2600多名干部员工(约占全体员工的五分之一)筹集670万元现金(仅够支付三个月工资)作为出资(职工股),加上银行债转股(法人股),成立了混合所有制的北京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王东升任董事长兼总裁。
“东方电子集团”被草草命名,王东升等人后来后悔不已,因为以“东方”命名的单位太多,包括东方锅炉、东方电子、东方集团等。就连王东升路过三里屯时,也看到了一家东方理发店。
2001年6月18日,北京东方电子集团正式更名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东升在职业生涯中被评价过无数次,但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他的思想异常活跃,总是往前想。用京东方人的俗语来说,他跟不上董事长。
比如京东方很早就成立了液晶事业部,但效益并不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只能关闭。关闭液晶事业部前,部门总工程师向王东升提出:工资这么低,又没有房子。现在清华大学要成立液晶工程中心,想让我当总工程师。我想去。
王东升生气了。我该怎么办?轮机长一走,别人都要走了,但他突然灵机一动:“反正没钱养,索性同意去,用国家的钱支持我的人才。不仅同意去,还给他一个任务,把这些年轻人都带给我,但有一点:当我需要的时候,我得回来!”
另一位工程师找到王东升,说他想回大学读研究生。早已想通的王东升回答说,只要你学成回来,我就送你过去,给你一些补贴。于是,王东升让一批年轻人去大学深造,学习新型显示、真空微电子、FED等专业。
1995年,王东升创业初期的图片来自《轻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
1993年成立后的前5年,京东方通过各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当时用不上的人才:有的去日本培训,有的送到国内高校读硕士、博士。建立和经营合资企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和锻炼管理团队的过程。京东方很多中高层领导干部都是在合资阶段培养成长起来的。
王东升送出去的人,大多回来了,成为京东方研发液晶显示器时公司的高级技术骨干。
1997年B股上市后,京东方逐步布局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产业。
但在1997年上市前,一家曾表达过投资东方电子集团意愿的外资基金提出,房地产利润大,不如做东方电子。
上市后,京东方内部也有过争论,有人主张不再做产品,转向做地产,也有人提议做投资管理公司。
王东升坚决反对这些提议,他的理由来自北京电子管厂历史塑造的信念--我们出身于高科技行业。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业,因此京东方的新业务围绕产业布局,聚焦显示技术产业。
1997年北京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B股发行承销签名图来自《广变安企业及其产业历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京东方的这个机会出现在2001年,当时韩国现代集团要出售现代显示技术有限公司(HYDIS)的股权。当时,王东升对这项业务很感兴趣,有收购的倾向。
在2002年9月11日的京东方执委会会议上,王东升为此定下基调:一是京东方进军TFT-LCD产业;二是通过收购进入;三、在北京建设五代线,根植技术和产业
国内的。
事后证明,王东升又一次想到了很多人。2003年,京东方通过跨国并购,终于进入TFT-LCD行业。
基于跨境收购积累的技术和资源,2008年1月28日,京东方北京5代线生产的17英寸液晶显示屏首次出货,交付国际客户;同年5月25日,京东方宣布第5代线成功量产。
京东方生产线图来自京东方官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