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股市哪个板块最热?芯片和新能源无疑是两大热点。
如果一家从名字上都不知道自己的主营业务是什么的上市公司,改名为一个与芯片、新能源高度相关的名字,股价会怎样?
答案自然是:上!起来,起来!
这家公司前身叫澳洋顺昌,现在叫蔚蓝锂芯。
2020年12月14日,澳洋顺昌将证券简称更名为“蔚蓝锂芯”,股票代码仍为002245。
同时,公司还公告,拟在全资子公司天鹏电源现有产能基础上,投资建设年产10亿AH高安全、长寿命、高能量密度新型锂离子电池扩产项目,预计投资1亿元。
身披新能源和芯片双重概念的蔚蓝锂芯,12月22日、23日走出两个涨停板。
早在11月20日,澳洋顺昌就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变更为电池制造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公司因此在11月20日、23日、24日连续走出三个涨停板。
自11月初以来,蔚蓝锂芯股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翻了一番。
更名引发股价大涨的蓝锂芯,是公司本身真的强大,还是热炒概念?
同业,毛利率降至负值
更名前,澳洋顺昌主营业务为金属物流配送,主要客户为富士康等企业。公司于2008年在A股上市。
虽然是行业龙头,但金属物流主业过于传统,缺乏发展空间,股价自然缺乏想象空间。
为此,澳洋顺昌于2011年成立江苏澳洋顺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进军半导体照明芯片领域,发展LED芯片业务。
从金属物流到LED芯片,这是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澳洋顺昌能做好吗?
进入LED芯片后,澳洋顺昌的打法是以低成本占领市场份额。但与手机和电脑芯片相比,LED芯片包括
数量相差太多,可以说是低端芯片的代表,竞争也很激烈。
因此,在短时间内,澳洋顺昌遇到了LED芯片行业价格下滑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问题。
2018年以后,LED芯片价格持续走低。2019年,公司LED芯片毛利率甚至降至负值,可见该行业的厮杀有多激烈。
当年,澳洋顺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暴跌87。5%。
2019年,澳洋顺昌的LED芯片业务大幅下滑,但好在有锂电池业务的支持和政府1亿元的补贴,公司业绩没那么难看。
锂电池业务,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么,澳洋顺昌的锂电池业务呢?
如前所述,澳洋顺昌于2011年进入LED电池行业。或许是银行间成瘾,或许是嗅到了新的商机。20日,公司收购江苏绿威锂能,进军三元锂电池市场。
具体收购事项为:20家。澳洋顺昌获得江苏绿威股权;2019年,公司出资1亿元收购剩余股权,实现了对江苏绿威的100控股。通过本次收购,澳洋顺昌间接控制了天鹏电源。
因此,澳洋顺昌目前的主营业务包括金属物流、LED芯片和锂电池。
从今年半年报数据来看,金属物流仍是公司第一大业务,营收占比近47%,利润1亿;锂电业务20年后利润略高于8000万,营收占比约31;打价格战的LED芯片业务最惨。上半年2000万元的毛利率,拖了公司后腿。
作为上市公司,股票要想受到市场青睐,就必须扬长避短。
今年,氮化镓的概念很火。9月7日早间,澳洋顺昌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电池、LED芯片及金属物流,LED业务主要产品为氮化镓基蓝绿光LED外延片及芯片。
所以公司的股价是马
涨停!
不得不说,澳洋顺昌此举简直就是666!
澳大利亚老板,背后的交易员
此前,澳洋顺昌的控股股东为澳洋集团。
今年7月,澳洋集团拟将所持澳洋顺昌4907万股股份以人民币/股的价格转让给第二大股东绿威股份。
转让后,绿威有限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澳洋顺昌的表决权,绿威有限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个人认为,绿威有限实际控制人陈凯(英文名:陈凯)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绿威是一家投资公司,注册地址在香港,实际控制人陈凯拥有澳大利亚国籍。陈凯兼任澳洋顺昌总经理,管理公司日常运营。
陈凯控制的长征有限也是澳洋顺昌的两个发起人股东之一。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澳洋顺昌这个名字来源于澳洋集团和长征公司。
如今,陈凯的身份从职业经理人+澳洋顺昌股东变成了实际控制人。
从公开资料中可以看出,陈凯还是天鹏电源的董事长,因此可以说,目前澳洋顺昌(即蔚蓝锂芯)和全资子公司天鹏电源的实际控制人为陈凯。
也可以说,将澳洋顺昌的普通名字改成蔚蓝锂芯的名字,高大上、突出主业、热度十足,也是陈凯的手笔。
结束语
近期,随着“碳中和”一词越来越热,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整体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澳洋顺昌更名为蔚蓝锂芯,可谓神来之笔,时间和温度都非常精准。
蔚蓝锂芯的名号无疑会提升估值,但对公司股价带来的提振仍是短期的。公司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LED业务不景气、金属物流配送业务停滞、陈凯旗下公司之间存在关联交易等。
任何一家公司,只有脚踏实地做事,才能使
股价做多,投机取巧的方法可以获得短期效果,但潮水消退后,马上就会发现是“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