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继6月国内首批科创创业50ETF上市运作后,8月9日,易方达、华夏基金、南方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旗下8只中证科创创业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启动申购。截至目前,国内公募基金市场共有五类“科创”主题基金,总数超过220只,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100亿元。大多通过购买科创上市公司股票、债券,参与定向增发、发行新股等方式,从投资端支持科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定看好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将加大投研力量和产品布局,大力支持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碳中和等科技创新上市公司,努力在投资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再上台阶。
科创城新基金发行热点
发行科创主题新基金是公募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新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近2万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约占八成,特别是6月以来,新成立的科创权益类基金规模超过400亿元。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8月13日,市场上涉及“科创板”“科创”“科创”主题的基金主要有五类:一是跟踪中证科创50指数的ETF和ETF联接基金,共有31只中证科创50指数ETF(ABC类分开计算),包括天弘、富国、博时等12家基金公司。还有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双创”ETF联接基金。
二是名称中带有“科创板”字样的基金,主要包括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的科创板50ETF、科创板定期开放基金等。科创板50ETF目前共有14只,其中基金公司7只。这些基金为被动指数基金,投资范围仅限于指数成份股;科创板目前有6家定期开板
只,在固定期限内(如1年或3年)封闭管理,定期开放供投资者申请赎回。
三是名称中的“科创主题”基金有11只(ABC合并计算),多数采用主动管理、封闭运作,封闭期一般为3年。投资范围一般为创业板、科创板股票,也可投资其他股票。
四是名称中带有“科技创新”字样的基金58只,涉及建信、中邮、财通等19家基金公司。这些基金多为主动管理型开放式基金,对选股范围没有严格的板块限制。
五是名称中没有“科创”二字,而是以“新动力”“新动能”“产业活力”命名基金。这类基金的特点是投资范围更广,管理运作相对灵活,不需要受到科创名称的限制。目前总数超过110个。
海富通国策导向混合型基金经理胡耀文认为,新基金发行的热点话题一直是市场的“风向标”之一,科创基金发行火爆说明资本市场已经认可了国家政策导向的方向。随着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和新三板改革持续推进,一批符合国家转型升级需求的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产业正持续获得政策支持,这也是基金公司寻求投资机会的方向。
方正富邦科创基金经理吴昊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目前,科创板、创业板已集聚了一批顶尖高科技企业。正是基于对“双创”板块的长期投资信心,投资者才会不断加大对“双创”板块的投资力度,公募基金投资“双创”板块的体量也会持续增长,而这些上市公司也会回馈给投资者更好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重仓科技板块市值创历史新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募基金已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长期资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万亿元的公募基金总资产中,
股票万亿元,债券万亿元,银行存款万亿元。近年来,股票投资规模和在基金总资产中的占比逐季提升,与部分基金长期关注A股科技上市公司股票密切相关。
基金二季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募基金在科创板市场的总市值为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基金重仓持有的科创板公司数量为192家,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比例超过六成,也刷新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项目的热情不减,其中相当一部分定增项目来自科技上市公司。截至8月12日,公募基金投向定增项目的资金已超过27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百家,定增项目浮盈也十分可观。
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的比例在2017年触底后逐年上升,分别达到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6月30日。这说明权益类基金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是公募基金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体现。尤其是公募基金持续关注科创板、创业板相关上市公司,为支持相关企业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公募基金主要通过购买相关企业债券和股票支持科技创新,特别是权益类基金在股票二级市场接力一级市场投资者,帮助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用定价引导资源配置方向。在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引导下,更多金融资源从股市流向科创企业,市场对科创企业的估值、投资热情和关注度均有所提升。金牛理财网分析师宫曼琳表示。
基金持仓也反映出对科技行业的支持力度未减。据万德资讯统计,截至6月末,大类基金2021年二季度股票仓位较2020年一季度略有提升。其中,标准股票
型基金仓位为,行业和主题股票型基金仓位为,偏股型基金仓位为。目前基金配置比例最高的行业为电力设备、轻工制造、医药、电子元器件,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通信等子行业备受基金追捧,而农林牧渔、建筑、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减持较多。从广义的行业投资来看,制造业、信息技术和科研服务一直是公募基金的重点领域。
李一梅、华夏基金总经理、从一个角度阐释了公募基金的定位,基金把资本变成一种长期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参与到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领域,获取国家长期经济发展中的收益,特别是经济转型和科技腾飞过程中的收益,这是公募基金健康长期回报的动力。
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有待加强
除了发行新基金等手段,公募基金虽然持续关注科技概念股,但在发挥中小投资者代言人作用、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公募基金以机构投资者身份进入资本市场,成为上市科技公司股东。这些基金的中小投资者也间接成为科技上市公司的中小投资者。公募基金作为科技类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和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的代言人,应当积极参与科技类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更好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但目前这方面的案例较少,大部分公募基金只是财务投资者,不参与公司治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
“虽然公募基金总量较大,且正在加速工具化,但纯科创基金数量还比较少,投资者在选择科创基金时需要更好的投资服务,科创指数编制和投资指数管理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ETF专员蔡震认为。
招商局中证科创
创业50ETF联接基金经理苏彦青表示,目前普通投资者购买科创ETF门槛较高,参与难度较大,而在二级市场买卖ETF,可能因为市场流动性问题,一买就买不到或涨。建议可以继续增加科创ETF联接基金的数量,这类基金门槛较低,更容易参与相关科创指数的投资,投资者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持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