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主管部门同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简称“中国文化发展集团”)。作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更名标志着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预示着这家一直在文化产业边缘奋力探索的“老国企”,将乘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春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简称“中印集团”)成立于2003年2月。是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中从事印刷及相关业务的大型国有企业。是在原国家新闻出版署所属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独立法人单位。201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划转至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
作为印刷业的“国家队”,中印集团是中国出版印刷业的一支中坚力量。拥有集印刷研究、印刷贸易、印刷加工、行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业务体系,具有“中国印刷”的品牌优势。拥有国内印刷工艺齐全、设备精良、技术雄厚、管理先进的印刷基地,成功打造了印刷行业更具影响力的媒体服务平台。拥有“新华印刷”“科印传媒”“全印展”“科印网”“汉一字库”等行业品牌。2010年被原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十大印刷集团。
我们知道,公司名称是一个公司的企业形象,是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这已经成为共识,那么为什么很多公司明知成本巨大,还是要改名呢?一般说来,公司更名有以下几个原因。
因为发展需要,原来的名称不适合新的发展。
这类公司的更名更为著名,即戴尔公司更名。“戴尔公司”原名“戴尔电脑公司”
顾名思义,“戴尔电脑公司”从事计算机行业。然而,由于“戴尔”的快速发展,它不能再局限于计算机行业。此外,由于社会的高度,很多人认为“戴尔”是公司名称。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其作为技术产品和服务多元化供应商的定位,更好地迎合社会舆论,“戴尔计算机公司”去掉中间“计算机”,更名为“戴尔公司”。
另一家龙头企业“埃克森”更名,更是气派手写,堪称震撼。埃克森公司原称New Jersey OilCo(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由于拼写复杂、含义狭隘、缺乏内涵,在国际市场上不被认可,不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于是公司花了10亿美元,花了6年时间,最后定名为Exxon(埃克森美孚)。埃克森美孚后来与美孚石油公司合并成为埃克森美孚公司,是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较大石油公司。2009年,埃克森美孚在《财富》杂志的领先公司排行榜上名列榜首。
为了改变其不良的企业形象,塑造新的企业形象,它被迫更名。
美国安然丑闻曝光后,安然垮台,后续公司纷纷放弃“安然”的公司名称,分别以“CrossCountry”和“Prisma”为公司命名,以此与“安然”划清界限。虽然更名将付出巨大代价,但为了企业形象,两家企业决心更名。
三是品牌超越企业本身,将品牌名称改为企业名称。
“鲁棒”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几乎没有人知道生产它的公司的名字。为此,“今日”集团毅然将公司名称改为“稳健”集团,以增加公司度和企名网,提高公司竞争力。
四、发生冲突、产生纠纷、倒逼变革
名字。
这类公司更名为腾讯QQ,原为QICQ,但因侵犯了国际在线聊天工具ICQ的商标权而不得不更名。更多的最后用网友来QICQ简称“QQ”,一夜之间,网友的地址突然变成了官方的名字。腾讯既避免了纠纷和冲突,又迎合了广大用户,进而发展成为中国较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