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年检查产品
他是90后,本可以留在城里打工,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皋兰;他身兼数职,忘我工作。他很快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兰州祥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合作社建成全国示范社,让皋兰“和尚头”走向全国乃至国外。他叫陈柏年,是名副其实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今天,本报记者带您走近这位90后创业者。
大胆探索小型合作社科学管理跻身全国水平
大学毕业后,陈柏年本可以留在城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他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皋兰,应聘兰州祥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为一名普通员工。当时合作社规模小,没有成熟的市场,没有健全的生产、加工、销售和经营模式,没有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工作分工不明确。陈柏年有想法、有干劲,很多担子自然落在肩上。“和尚头”小麦的种植、加工、销售,小麦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人员管理、制度建设……他什么都得操心。
但是,再苦再累,也打不倒陈柏年。他放弃闲暇时间,常常在合作社钻研业务到很晚,虚心向身边人、大学同学、导师请教学习。就这样,陈柏年积累沉淀,一个个硬骨头被他啃下来。20.凭借出色表现,陈柏年当选为兰州祥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深知,企业要发展,需要大胆探索、科学管理。于是,他去广州、下农村、跑农科院、访农户,像个上了发条的陀螺,不停地谈合作、找项目,硬是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合作社一步步建成了县级、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示范社。在他的带动下,皋兰“和尚头”通过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被推向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创造了每年销售15万箱长寿面的辉煌业绩。
由于成绩突出,学会
会议效益显著,吸纳就业良好。该合作社连续被农业部评为2017年优秀合作社。2017年荣获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优秀奖,同年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农民示范合作社。同年,被授予全省婺源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被认定为兰州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陈柏年本人也多次获得市、县两级创业之星称号。
他把农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陈柏年始终坚持“农产品合作社要服务农民,要盈利”的经营理念。从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他都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保持“和尚头”小麦的品质,他从原籍黑石镇大横村的100户农户中流转了600多亩土地,用于连片种植“和尚头”小麦。此后,公司每年都与周边农户签订黑小麦种植合同,平均每亩比普通小麦增收320元。合作社累计签订种植合同3500亩,建立了自己的“和尚头”种植基地3000亩。2020年建成面积6000平方米的集面粉、面条、麦片、香油为一体的生产园区。
除了通过扩大种植帮助村民增收致富,陈柏年还重点关注因各种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户。他为周边农户,特别是原建档立卡户和留守妇女开辟“绿色通道”,优先聘用他们到合作社务工。截至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03户,带动周边农户150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当地50余名留守妇女和16名原建档立卡户在合作社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鹏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