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家连锁店,年销售额3亿元!“老祥云”演绎精彩创业历程!
在标题下单击
祥云新闻
你可以订阅
20岁那年,他带着200元钱离家出走,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
他善于学习,吃苦耐劳,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他在全省建了74家连锁超市。
他就是老祥云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东林。
离家出走,用双手铺就致富路
1968年出生的杨东林是沙龙镇水章地村14组的一名普通农民。家里7口人,兄弟姐妹5人,以种地为生,生活并不富裕。
1988年,正在读高一的杨东林逐渐发现,看到东西眼睛越来越模糊。经过医院检查,他被确诊为近视,这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如果以后考不上大学,又近视了,以后怎么办?就算考上了大学,家里的经济状况能让我完成学业吗?”他一遍又一遍地折磨着自己,这两种想法在他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挣扎。
时年20岁的杨东林做出了放弃学业的痛苦选择。于是,他拿着家里卖玉米的200元钱和一套翻沙工具,远赴远方寻找梦想。
他先后辗转楚雄、昆明、景谷等地,最后来到临沧,做起了铸造、销售壶、盆等日用品的生意,一干就是8年。由于东西价格公道、信誉度高、质量好,很受当地群众欢迎,也让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个急于回家的贵州老板手里拿了一批塑料制品,连同自己的铸造产品一起卖了出去。在销售过程中,他发现塑料制品更受消费者欢迎,盘下商品很快被一扫而空,这也让他尝到了销售的甜头。
那段时间,做销售的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后来,他鼓起勇气和家人说起这件事,但家人并不支持。经过反复讨论,大家都同意了他的想法。他租了临沧市一
一家街边小店转而批发销售日用品。
几年来,批发店经营灵活、物美价廉、产品齐全,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良好口碑。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记得他结实的土壶腔,所以亲切地称他为“老祥云”。
杨东林觉得这是他多年来尽职尽责、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经营的结果,便给批发店取名“老祥云”。从此,临沧街道诞生了一家名为“老祥云”的超市。
此后,他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商品种类,做到人人无物,人人有物。他在临沧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站稳了脚跟。
年,杨东林和弟弟杨松林注册成立了老祥云商贸有限公司,杨东林任董事长,杨松林任总经理,开始了老祥云的二次创业。
公司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便利店和大型零售批发连锁企业。同年12月,“老祥云”在临沧有了第一家分店。
经过多年耕耘和精心经营,截至20日底,“老祥云”已在临沧、大理、德宏、玉溪等地开设连锁超市74家,“老祥云”已从单一零售经营模式成功转型为集众多品牌代理、生产销售、商品配送等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连锁企业。
回乡投资,侍者,我养我的地
2013年底,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回老家看望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杨东林总觉得有些亏欠。
一次,杨东林回祥云看望父母时,一位在祥云开超市的老板找到他,打算把自己的超市转让给他。杨东林夫妇商量后觉得,回到祥云能更好地照顾年迈的父母,也符合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定位,也能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
于是,他们接管了这家超市,并按照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模式进行改造。因为无法在祥云上注册“老祥云”,杨东林将超市命名为“德之泉”。
德稻超市店长潘丽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十分感慨。她说,从房屋搭建、室内装修设计、货架摆放、商品布局、员工培训等方面,杨松林董事长都亲自上阵,带领员工一丝不苟地完成,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经过近一年的改造,刚开始时,德国到整个购物中心开业。该超市位于县城庆洪路,县汽车客运站旁,上下两层共8000多平方米。商品种类繁多,满足日常居家生活所需。
依靠“货真价实、诚信经营、竭诚服务”的理念,德志购物中心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员工从开业之初的180人发展到如今的320人,营业额也节节攀升。
20日底,德住泉购物中心收购了位于城南的“上购”超市。经过一个多月的改造,2017年1月,兄弟店德珠泉购物中心城南店盛大开业。
谈到如何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杨东林信心满满地说:“公司正着手在县城考察门店,准备在合适的地方开设‘德到泉’便利店,让更多消费者在最近的区域就能享受到我们的服务,买到满意的商品。”
目前,“老祥云”商贸有限公司在全省经营连锁门店74家,员工近2000人,年销售额3亿多元。
杨东林的创业故事,是祥云人敢拼敢闯的一个缩影。在彩云这片热土上,像他一样奋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企业家还有很多。我们期待着彩云大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故事,演绎出更加精彩的明天。
图文作者祥云世讯记者罗诗韵
图文编辑罗诗芸
图文审稿|杨艳
讲好祥云故事传播祥云声音
祥云新闻与你同行
提交电子邮件xybk567
媒体地址相城镇府前街4号(相城镇政府大院)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