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首台防控用“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毒机”顺利通过专家论证
8月6日上午,省科技厅组织召开线上专家论证会,对福州大学和福建省福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省级冷链物流新型冠状病毒消毒研究项目“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毒”进行论证验收。会议由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碧海主持。省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疾控中心、福州冷链监管仓等部门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厅高新处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以及中国疾控中心、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专家参与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新冠病毒消毒研究证据链完整充分,成果明显,科研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重大,对于当前严格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项目最终顺利通过验收。
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冷链食品物流传播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的重要渠道。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意义重大。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并亲自安排部署、跟进推进。省科技厅快速响应,迅速行动。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全省优势科研力量,按照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双管齐下”的原则,支持厦大、福大、闽师大、福厦科技公司等高校、企业和防疫部门,按照“四条路线、五项工程”全力推进冷链物流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攻关应急攻关。经过半年多的全力攻关,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毒研究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进展最明显的项目之一。
该项目研发出国内首套冷链产品外包装表面病毒在线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毒设备。经过P3实验室多轮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实验,
证明与普通冷链病毒消毒技术相比,紫外结合光催化复合物对光滑不透水材料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杀灭效果更好,病毒滴度下降更显著,完全符合和满足国家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速度更快,辐照5秒即可完成消毒,适用于大宗产品的快速消毒;环保,属于物理消毒产品,消毒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无影响;性价比高,单位体积冷链产品消毒成本低于次氯酸消毒,设备一经投入即可重复使用。
该研究成果是我省紫外与光催化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冷链物流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提供了新技术、新装备和新途径。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现有冷链监管和重点场所防疫工作,补齐可能存在的防疫漏洞,织密织牢我省疫情防控网,做到“防网恢复性、疏而不漏”,对国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该成果已通过专家论证,目前正在加快产品备案,力争使我省成为全国首个应用物理消毒设备消杀新型冠状病毒的省份。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