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企业开票,不合规将被税务警告
企业开票一定要规范,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税务警告!看看这两个案例吧!
代码随机选择开票
近日,某公司为迎合客户,更名开具发票,编码随机抽取。结果,税务局通过进销比对,发现进销码差异过大,严重不符。最后,纳入风险提示范围的新闻冲上了热搜.....
无独有偶,上个月老师亲自处理了一起进项抵扣与税务稽查不符的情况:某公司老板通过打开公司名称购买婴儿床进行抵扣,被税务部门提示风险。
为什么税务局这么容易查出来?这是因为开票时输入商品代码,扣款数据通过勾选扣款进入数据库。分析判断,这不是商业企业,何必买婴儿床?是否有不能扣分的行为?为了不被误伤,企业开票是更加注重编码的正确选择,尤其是商贸企业的金额,没有生产加工过程,进销存是其运作方式,购销编码异常容易纳入风险管控。
因此,商业企业在日常开票时会考虑上游销售商开具的是什么代码。试着一致地匹配代码。
为什么维护分类代码并按代码发放?
编码开票是指每张发票的品名内容都可以凭唯一标识进入数据库,进入税收电子底账系统,届时税务局将更便捷地进行进出口项目风险比对。
推行编码开票后,预警推送的风险项目越来越多,如今已成为税收风险管理的利器。
但在代码实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买家并不知道卖家开具的发票的代码,因为拿到发票时,票面上只显示产品名称,不知道卖家使用的是什么代码,这个代码与产品名称是否一致。
为此,公告2017年第45号《关于增值税发票管理若干事项的公告》:自2018年1日起
1月1日起,纳税人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在发票票面“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或“项目”栏内,货物和劳务税收分类代码对应的简称将自动显示打印。
我们现在收到的发票都是编码的缩写。
从代码缩写可以大致判断对方的代码选择是正确的、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
然而,细心的纳税人后来发现,同一类型代码的简称对应着多个不同的代码。例如,以下代码的缩写是软饮料,但卖家可能会选择苏打水代码或包装饮用水代码。从缩写中不可能知道卖家选择了哪一个。
通常,一个大类代码的缩写对应多个发票代码。再如图,比如你接受的劳务大类可能有不同的对应代码。
如何查找具体详细的商品和服务代码?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详细查询到进项税发票上的具体税收分类代码呢?作为商业企业,不如更准确地判断输入码是否正确,同时更准确地匹配输出码,从而实现进口和销售的完美一致?
(文末附详细编码表单.xls,可自行收集)
2022年最新个税分类明细代码百科全书。XLS
只需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领取!
“2022年最新个税分类详细编码百科.xls”
扫码回复:203,可以领取
开票时应注意的8个问题
使用专用发票时,一定要注意以下情况:
1.开票时必须按实货开具,不得更改名称,更不能按客户不合理要求开具;
2.不虚开发票,按实际金额开具发票,确保三级一致,即发票、货物、资金一致;
3.作为商业企业,我们必须确保发出的业务
产品有相应进项发票,不得虚开、随意开票;
4.商品名称必须选择合适的税收分类代码,不得随意选择:
5.专用发票商品名称较多的,必须规范开具销售清单,在开票系统中填写并打印销售清单;
6.打印发票时,一定要规范打印在发票上。你不能出格把它们印得不完整。一些打印机设置常常不完整;
7.专用发票发票在传输过程中不能损坏、污染
8.坚决杜绝任何买卖发票的行为,金三系统能查到的。不仅不能节税,还会补税、缴纳滞纳金和罚款。情节严重,将触犯刑法!
10比对项目企业做好自查
1.异常税负
每个地区和行业都有自己的平均税负。如果低于60的下限,则可能引起税务警示。很多金融朋友会问,是不是不低于这个下限没问题,答案是否定的!税收不是数学。税率虽然是一个数字,但高于下限是安全的!但低于下限一定是有问题的!
2.发票多次增量
从虚假企业画像来看,很多虚假企业基本都是突击增量,然后大量虚开发票,然后外逃。这在很多企业购买发票时也很正常。没想到两个月后就被税务部门叫去调查!
怎么比较?纳税人增开发票2次以上,超过25份限额,需要严格审核,知道增开难的主要原因了!
3.财务和公司信息的比较
现在各地在税务上都进行了实名认证,所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融资人都采集了身份证信息。只要融资人老板发现税收违法行为,所有相关企业都要受到警示!
再次提醒财务,离职一定要更改信息,远离发票违法企业!后患无穷!
4.水电费与销售收入的比较
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为什么?因为其他成本费用都可以虚开,所以公用事业公司不容易取得假发票!只要你公司的水电费发票金额很大,但你公司申报的收入很低,那一定是逃税!
5.纳税申报与所得税工资薪金比较
汇算清缴申报的工资薪金和每月申报的工资不一致,要给地税一个说法!说真的,现行税法确实需要管住,纳税人逃税的路子太窄了!
6.投入产出不能太离谱
现在,商品分类编码全面实施。今后,所有企业的进出物品都通过数字编码在系统中标识。如果你的进出物品大类不一样,比例相差太大,税肯定会找你的!
7.连续6个月零申报
零申报是有问题的。如果企业长期没有收入,还叫企业吗?这不是僵尸吗?如案例所言,连续4个月0申报被税务逮住!
8.税控系统企业行业与报税行业不一致
2017年税务检查了很多纳税人,很多公司成立的时候在税务系统备案了一个行业,后来可能就改成服务业了,但是只改了税控系统,税务局还是备案了原来的,因为享受了加计扣除,被税务警告了,说你备案了商贸服务业就不能加计扣除!因此,我们必须检查记录是否正确!
9.对公账户和对公账户联合查询
当然,这指的是企业的虚开行为!如果企业的对公银行账户收到供应商虚开的发票,是资金流税务稽查经常采用的方法,2017年再次操作风险很大!
10.预付卡金额与业务招待费福利费对比
很多公司购买了大量10万元的超市购物卡,但这个
如果一年的业务招待费、福利费支出很少,很可能是对税务处理的篡改!
买购物卡不送员工、不送礼,这是大多数企业的一贯做法!我购买的大额购物卡的福利费中没有申报个税,其他收入也没有申报。卡去哪了?
因此,合理申报纳税是每个企业和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合理管理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关注东方微信公众号CYDF20201010,获取更多财税筹划企业操作知识!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