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芳斋面临“大考”:赚钱还是靠粽子、分红融资
五芳斋面临“大考”:赚钱还是靠粽子、分红融资
你是咸粽党还是甜粽党?
证监会近日发布的会议公告显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芳斋”)将于1月13日接受发审委“大考”。
从“小作坊”到“老字号”,有着百年历史的五芳斋可以说是江浙沪地区家喻户晓的粽子品牌。从广发证券,到中金国际,最后到浙商证券,三次更换辅导券商的五芳斋,在IPO路上已经行进了两年。五芳斋能否顺利过关,登陆沪市主板,也可以说是在这场战役中。
主要产品是粽子
五芳斋官网显示,该公司的品牌起源可以追溯到1921年,当时浙江兰溪商人张金泉在嘉兴市张家弄开始销售粽子,并以“五谷飘香”之意命名为“五芳斋”。
1998年,嘉兴五芳斋粽子公司整体重组,以嘉兴百货大楼、嘉兴肉类中心、嘉兴酿造及部分自然人为发起人,转型为股份公司。
近百年来,五芳斋经历了公私合营时期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获得了“粽子大王”的称号。目前,李建平、李家豪夫妇通过五芳斋集团间接控制公司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虽然五芳斋拓展了月饼、饺子、糕点等产品,但公司的主要收入仍是粽子。2018年至2021年6月(报告期),粽子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常年保持在65%以上。
来源:招股书
粽子系列产品收入增长也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2019年与2018年相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加1亿元,其中蝎子系列增加1亿元;2020年,粽子系列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份额升至70。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五芳斋的拳法
第一款产品粽子还是挺“能拼”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五芳斋在多元化方面表现较弱。与粽子相比,其他产品没有亮眼的表现。
五芳斋在招股书中表示,“据统计,中国粽子市场规模为1亿元,到2019年将增至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银时财经记者根据五芳斋粽子系列2019年的收入情况,计算出该公司占当年粽子市场份额。全国连锁超市信息网数据显示,2019年端午节期间,商超渠道粽子销量前三的品牌分别为五芳斋、三全、思念,商超渠道销售金额占比,三个品牌合计销售金额超过65。但粽子市场仍面临着大量中小企业的充分竞争,区域特色明显。在艾媒金榜发布的“2021年中国粽子品牌线上发展排行榜TOP10”中,虽然五芳斋位居榜单首位,但真真老捞、知味观等浙江老字号也不甘落后,分列二、三位。
来源:招股书
2018年至2020年,五芳斋营业收入分别为1亿元、1亿元、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1亿元、1亿元。2019年主要受益于期间费用率下降、政府补助增加等因素。归母净利润较上年有所增长,2020年较上年有所下降。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近三年来,五芳斋的营业收入似乎稳定在25亿元左右。
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公司目前已经是粽子市场的“天花板”,在月饼、餐食、糕点等多元化业务增长不明显的情况下,五芳斋的营收规模相对稳定。能否顶住众多竞争对手施加的压力,防止市场份额被蚕食,抑或是业务多元化,实现新的增长,对公司管理层来说可能是个问题。
分红一亿,融资一亿
本次首发上市,五芳斋拟募资1亿元,用于三期智慧食品车间建设项目和数字产业智慧园区建设项目。
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成都生产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9000万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来源:招股书
银时财经记者不禁好奇,该公司4年来刚分红1亿元,后续还将上市募资超过10亿元。公司很缺钱吗?
2017年度,五芳斋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万元,共派发现金红利1万元;2018年度,五芳斋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共计1万元;2019年、2020年均派发现金红利元/股,两年每年派发1亿元。
另一方面,五芳斋的图书资本也可以说是丰厚的。
报告期内,五芳斋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常年在65%以上。最近一期(2021年6月30日),若货币资金计入流动资产,公司仍有1亿元理财。
来源:招股书
应收账款方面,公司主要以预收款方式向经销商客户销售。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主要指直销模式下部分超市的销售货款。根据信用政策,直营商户超客信用期为到票后30~90天。截至2020年末,应收账款周转率达到2倍。
存货方面,公司存货主要为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和库存商品。公司主要原材料粽子、糯米的收获期和收购期一般在三、四季度。为应对次年上半年端午节销售旺季,公司通常需要在年底前完成次年所需原材料的采购储备,适时开展备货生产。存货周转率受季节性影响相对较小,但也发生在2020年末。
来源:招股书
从近三年(2018~2020年)的收入现金比和净现金比来看,五芳斋的赚钱能力同样出色。2018年至2020年,公司现收比为,现收比大于1且相对稳定;同期净现金比率为,,净现金比率变化较大,2020年表现更为突出。
如此富有的五芳斋,在大额分红后选择了上市融资。用意何在?如果能成功上市,能否保持目前的分红节奏?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