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长长的公路一路行驶
摇下车窗海风拂面
耳边有阵阵波涛
太诗意,太浪漫了!
现在
这诗意的画面即将成为现实!
资料图:牛岭滨海公路。海南日报记者张茂摄
近日,由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牵头,省交通厅、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等部门协同,沿海13个市县区通力协作,完成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及场站规划编制工作。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建议,三部门现将海南岛环岛旅游公路、旅游场站规划及旅游公路场站初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反馈的时间和方法
公示时间:2019年3月15日至4月14日
公示地点: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网站
公示意见反馈方式:
(1)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HNSGHWGHC.
(二)书面意见请邮寄至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梅贤路9号收发室603。邮政编码:570203。
(三)应在公示期内提出意见或建议。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无意见。
(四)咨询电话65382257;联系人:吴宇旺。
各站概况见下表: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以“保护环境,生态优先;联村横穿,无中生有;曲径通幽,公路出海;居高临下,紧靠滨水;快进慢行,形成网络”为选线原则,形成环岛旅游公路主线,总里程约1009公里,其中既有公路约471公里,现有公路约101公里,在建公路约49公里,新建公路约387公里。
总体规划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主要路段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控制在15米,其中车行道为米。在路上
在工程设计中,可因地制宜灵活设置道路红线和断面类型。
特色路段分布
悬崖段:根据目前的山势条件,打造临山傍海的悬崖段,在悬崖中感受碧波荡漾。崖段可分为陡坡型和中缓坡型。
湿地段:可分为浅滩湿地、坑塘湿地和红树林湿地。规划采用桥梁交叉、曲线迂回、路堤道路组合,营造亲水景观效果。
风车段:利用现状风巷观海,设置迂回弯道,丰富行车景观体验。
林地段:按道路位置可分为林前路、林间路、林后路三大类。建议采用公路出海、平曲线竖曲线变换、分路观海、穿林观海等设计手法,有效改善直线穿梭的单调景观感。
河口段:在河口区域,结合旅游公路架设桥梁,解决两岸交通联系。跨江大桥利用景观桥打造重要工程地标,结合桥梁设置观海见江观景平台,形成江海交融的景观节点。
牧区路段:可分为腹地牧区和沿海牧区。腹地乡村采用水平曲线变化和大地景观塑造的方式,营造优美壮美的农田景观;滨海园林应强调滨海区域通畅的景观设计,利用现有道路出海,达到亲海观海的效果。
镇、旅游区路段:镇、旅游区内部路网体系发达,路段多样。规划选择道路尺度宜人、滨海景观最好的道路作为旅游道路的组成部分,展现滨海地区不同的历史文脉和城市风貌。
建立人、车、路、环境协同运行的智能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重点是硬件系统建设和软件平台系统建设。连接线是环岛旅游公路主线与高速公路、铁路、国道、港口、机场等快速交通系统的连接道路。主要利用现有省道、县道进行改扩建。
为了实现游客的快速集散。本次规划连接线总里程约380公里。
资料图:万宁滨海旅游公路石梅湾段。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摄
两个发展目标--全域、全景、全过程展现海南滨海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魅力,打造世界级风景旅游公路;-打造业态创新、配套齐全、体验丰富的“马路式”旅游综合体,搭建国际旅游消费新平台。
五大功能定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全域旅游创建和民生福祉的要求,将环岛旅游公路定位为生态路、风景路、文化路、智慧路、幸福路。
主要包括停车场、加油加气站、维修站、停靠点、观景平台、标识系统、讲解系统等。其中,停车场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结合各大景区、大中型车站、旅游公路外部出入口设置大中型停车场。要求按规定设置相应比例充电桩的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结合沿线小驿站、景点外景点、观景台设置小型停车场,具体集散点落实在路段道路工程设计中。
旅游产品体系规划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要求公路沿线所有站点设置汽车维修站、加油加气站,并要求与站点同步建设。
根据旅游公路主线沿线景区、景点、驿站出入口分布的实际需要,设置港湾式旅游公交停靠站和候车亭。
观景台的位置和间距根据实际景观资源要素综合确定,具体布点落实到路段道路工程设计中。
要求在旅游公路沿线景区出入口、驿站、景点等区域设置各类标识标牌,建立以人为中心、人景相通、功能互补、开放式的环岛旅游公路旅游解说系统。
环岛旅游公路站是集“旅游服务基地、特色旅游产品、区域一体化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设施。环岛沿海地区共规划40座车站,根据
驿站根据其环境条件和周边山水资源可分为自然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两种类型,其中,自然山水资源驿站包括9个湿地驿站、2个盐场驿站、4个悬崖驿站、10个海湾驿站。其建设应以自然景观环境为中心,体现天人合一,达到亲近自然的目的。历史文化资源型站点包括11个文化展示站和4个科技体验站。其建设要围绕海南特色文化行为、历史事件和现代科技文化展示,开展文化科技旅游体验活动。
驿站布局示意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驿站配套设施分为基本配置和可选配置两类。
基本配置:主要提供旅游基本公共服务,分为游客参观中心、停车场(带充电桩)、旅游公厕、餐饮、小商品/旅游纪念品店、精品酒店、旅游医疗点、警务服务点八种类型,建设用地约15~30亩。
可选配置: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业态,基本配置按5~20亩为一个功能单元安排建设用地。
要整合全域旅游资源,在提升现有景区的基础上,培育一批山清水秀的新景区,打造路景融合的新画卷。规划现有景区与滨海区域旅游资源相结合,从景区功能、景区品质、配套设施、引入新业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充分发掘沿线优质、美丽、优势资源,高标准培育有影响力的新景区。计划新建8个重点旅游景区,打造一系列具有典型自然人文特色的重点旅游景区,最终与现有景区、旅游度假区共同形成“一环多社区、满天星”的旅游空间格局。
资料图:万宁滨海旅游公路石梅湾段。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摄
根据“吃住行游购娱”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配套包括徒步、骑行、自驾、自然观光、历史观光、地标建筑等在内的门类齐全的基础旅游产品
观光旅游、寻访古遗迹、园艺欣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