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建筑会说话:中国砖的文化历史与工艺、砖的风水与身份象征
古建筑会说话,砌成古建筑的砖也会说话。
人们熟知的“秦砖汉瓦”多为青砖,现存古建筑中几乎找不到红砖。那么,中国古代没有红砖技术吗?今天,我们来拉红砖家谱!
综艺节目《七十二层奇楼》剧照
1.最古老的砖是红色的
古巴比伦人在3900年前发明了红砖。
与青砖相比,红砖相对简单粗暴,现存的欧式古典建筑都有红砖的影子。
那么,中国古代没有红砖吗?当然不!
中国出土了一块仰韶文化时期的砖。经碳十四分析,该砖存在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仰韶文化出土的烧结砖是细泥红陶。
注:仰韶文化出土的砖是红色的。证明中国最早的砖是红砖!
除了仰韶文化的砖块外,考古人员发现两千多年前的汉墓中也存在红砖。
2.哥哥家“绿”了
要说青砖,其实他是红砖的兄弟。
石塔寺老青砖(网络图片)
青砖和红砖都是粘土做的,材料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青砖是用木头烧成的,红砖是用煤烧成的。青砖烧成后,立即用水冷却,氧化不完全就会产生青色砖。
相比之下,青砖质地致密,耐磨不腐蚀,硬度和强度都高于红砖。
红砖吸附性更强,具有环保性能。
那为什么中国古人会选择制造成本高、产量小、工艺更为复杂的青砖建房呢?
首先,在传统阴阳五行理论中,青色属水,红色属火。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善若水,水利不争。
因此,水在中国人心中代表着一种崇高的美德。
其次,中国人喜欢
青砖的古朴典雅,青砖搭建的房屋稳重庄重,符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
青砖建筑(网络图片)
无论是青砖还是红砖,都是中国古老的工艺,也是目前无法传承的古老技术。
3.红砖翻转
清末民国时期,我国涌现出大量红砖建筑。红砖一得势,咸鱼翻身。
其实,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晚清时期,西式建筑全部用红砖砌成。当列强撬开中国的大门,立即在中国大规模造树。
广州、上海、武汉、青岛、沈阳、哈尔滨等地都保存了当时的红砖建筑遗存。
张氏大帅府红砖建筑(网络图片)
随着工业革命机械的引入,建造红砖变得更加容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老百姓的房子几乎都是用机械化的红砖砌起来的,这是红砖的一次绝地大反击。
可惜物极必反,红砖制作过程会浪费大量黏土,高温烧煤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993年起,国家禁止粘土红砖的生产。
红砖厂(网络图片)
严格来说,机械生产的红砖杂物多、密度低、质地柔软,与古法手工制作的红砖完全不同。
只有晚清民国时期的手工红砖更有价值和文化意义。
4.红砖曾是身份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青砖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统治者的青睐。许多贵族在使用青砖时,甚至在砖面上刻上图文,以示身份。
然而,红砖在欧美也是身份的象征。即使他们来到中国后,也曾一度使用红砖作为建筑材料。
哈尔滨是东三省最具异域风情的城市,这里有亚洲最大的东征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
当初,俄国将其建成贵族避难所,只收容俄国滞留贵族。
整个教堂耗资200万块红砖,古代宫殿建筑规格
一样。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网络图片)
如今,红砖、青砖都成了历史产物,我们只有在老建筑拆除时才能回收利用。
因为土地建设规划,砖人收集了许多日俄殖民时期的旧砖,在大帅府前,赵四小姐的民房拆迁前。
这些砖都是质量过硬的老红砖、老青砖。
这些老砖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却蕴含着许多文化价值和意义。
赵四小姐故居拆迁图(实景图片)
我们期待老砖涅槃重生,装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走进更多中国人的视野!
青砖家装(网络图片)
风格化的红砖建筑(网络图片)
“砖人”是中国文化的砖,也是世界的中国砖。
中华,五千年文化底蕴,秦砖汉瓦,宫廷繁华……以当代装饰艺术理念,定格文化内涵深厚的时尚魅影“砖人”--以打造“世界中国砖”为使命,致力于用当代创新思维,让中国古老红砖在新时代浴火重生、熠熠生辉。希望更多的人爱上中国老砖!
本文最初由Brickman Brickman发布。如果您也喜欢中国文化,愿意支持砖人,请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