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牌标识,既代表企业形象,又彰显企业文化内涵。农副产品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只有把农副产品商标命名得更好,企业发展才能畅通无阻。农副产品商标如何命名?
农副产品商标命名说明
1.保持简单
数字商标在商标间比较常见,如三点半、999卫泰、505神工元气包等单字商标,如江牌肥皂、虎头虎脑;结扎商标如大泡泡糖。,
2.可识别
企业在为农副产品命名时,总会想到日月星辰、风景名胜、名人、动植物等耳熟能详的符号。产品可以用景点渲染,动态形象可以用动物表现,程度可以用名人拓展。
3.必须是唯一的
商标作为产品的标志和企业的面子,必然与众不同。在强调商标标识性的同时,还要强调唯一性和显著性。商标设计要构思独特,突破常规,与众不同。
4.顺势而为
借助“人气”之船为农副产品商标迎风扬帆,在营销实践中不乏成功范例。
5.避免雷同雷同
如果商标名称能兼顾“造字”和“意义”,效果会更好,收到强化独特性和意义性、赋予商标积极想象的双重奇妙效果。
6.有亲和力,让人亲近。
7.图文并茂、贴近生活
从国内外市场来看,图文并茂的商标是较好的组合商标。图形不能太复杂,也不能简单得让人看不懂。他们必须能够联想特定的事件或人,这是一个更好的模式商标。
8.国际化
商标设计一般应符合目标市场的消费心理和习惯,符合当地社会文化条件、宗教和禁忌。比如,东南亚不喜欢绿色;西方国家不喜欢13;日本人不喜欢
欢4;中国人喜欢8岁。
9.维护商标
二十年前注册品牌是无障碍的,二十年后注册商标品牌就难了。原因是你能想到的名字,别人也想到了,而且他们比你先注册了。一般有前瞻性的企业为了防止竞争对手打擦边球,会把同类型的名称全部注册。
农副产品商标的命名核心
1.避免使用本行业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
2.避免注册商标直接标明商品质量、功能、用途,夸大宣传,具有欺骗性;
3.避免使用违背社会主义公序良俗、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词语;
4.避免侵犯他人在先权利;
农副产品商标命名注意事项
1.谁有名就登记谁的名字
将名人注册为自己的商标,是很多投机者都会做的事情。通过利用名人的效应来增加自己品牌的曝光度,或者单是注册一个商标,300元就轻松翻了几百倍。我们熟悉的许多名人,如文学领域的莫言、科学领域的屠呦呦、体育领域的易建联、音乐领域的郎朗等,都被注册为商标。
而商标法明确公众人物姓名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就是为了防止市场竞争对手“搭便车”扰乱市场秩序。今年,高级人民法院出台的新规再次明确,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领域的公众人物姓名不能作为商标注册。因此,连报名也会被拒绝!
2.利用“国”字号
一些商标申请人为了追求商标的名气,特别希望与国家重要机构取得联系。比如,注册故宫、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以凸显商标的分量水平,有的则以“国家”二字来彰显品牌的辨识度,为其品牌增添神秘感和力量。
中国的法律有严格的规定,如国名县
级别以上的地名、具有政治意义的名称或图案等,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商标。即使提交一万年,也是被拒绝的结果!
3.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
山寨、傍边、打擦边球的商标注册是混淆视听的不良行为,也是一种侵权行为。虽然我们会看到很多假冒品牌扰乱视听,但很多大品牌都注册了一些可能是假冒的商标,这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扫除障碍。
4.以低俗恶搞著称
为了出名,提高品牌的曝光度,一些商标申请人选择抢先一步,坚持将个性进行到底。毫无疑问,这类词汇对社会主义道德是有害的,容易对人和社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受到政府的坚决抵制,稍作拒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国《商标法》明文规定,商标的使用容易产生不良社会影响,不得作为商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