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雪球最受关注的三家医疗私募。雪球还特别制作了一款FOF以雪山(P000737)精选FOF6
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复杂。其实一张图就能分辨:
1.是黄建平,偏好早期投资机会
2.是年轻华侨,偏好逆向投资挖掘价值发现带来的戴维斯双击机会
3、晓峰更喜欢投资优质药企
且与传统医药科研人员和医药基金经理不同,他们三人更倾向于从研发、创新、管道价值评估等角度进行医药研究,这些角度更符合近年来医药的定价体系,因此都取得了相对较高的收益。
以下为原题答案......
近期关注医疗行业机会,聚焦雪球最受欢迎的三家医疗基金经理及其产品,并结合之前参与的雪球活动和线上路演,从一个私募投资人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由于私募股权基金的信息较少,可能并不准确。
首先,从年化收益和夏普比来看,三人的投资业绩均不错,年化收益均超过25,其中青桥阳光收益最高,晓峰夏普比最好。
考虑到它们成立时间不同、业绩长度不到5年,年化收益和夏普比率可能因市场阶段不同而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对比年化超额收益与最大回撤,可以发现晓风在收益风险方面与另外两只产品存在明显的风格差异。
从业绩可以看出,晓峰相对更加稳健,而黄建平和青桥阳光的相对超额收益和最大回撤较高。这与他们的投资逻辑一致。
黄建平我个人认为他不是医药方向的基金经理,而是追求阿尔法的基金经理。只是现阶段,他重点通过一些中小创新药公司获取阿尔法,就像他反复强调的美国股票中一些优质创新药公司比一级市场更便宜一样。
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他在医学方向的职位最低。我记得他提到他还有30个财务职位。这种低波动率作为底仓,是追求阿尔法投资策略常用的降低波动率的方式。
2.去年雪球嘉年华期间,他谈到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不断学习的能力和深入研究的能力。当时,他举例说明了国投电力、川投能源的研究和投资经历,并提到了自己在水电、白酒、银保、医药等领域的深入研究经历。医学是最近五年深入研究的方向。
如果黄建平以后完全不再投资医疗行业,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与黄建平一样,晓峰基金在医疗投资上也以医药为主,但投资方向完全不同。建平更多的是寻找小市值和阿尔法的创新药企。晓峰说得更多的是一些市值较大的药企。我看到他用统计学思维写了一篇关于投资的文章。是因为市值大的公司掌握的信息更多,能更好地做数据分析吗?
此外,晓峰在文章中提到,适度分散、在不损失长期收益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回撤,都说明他更注重确定性。关注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等,可能导致他更倾向于大市值的药企,而对于重要市值的药企,他会更多地体现消费的存量,而不是科技的存量,业绩也会更加稳健。
在去年的嘉年华上也看到了青桥阳光的身影。她是雪球少有的美容基金经理。她知性、认真,认真、详细、负责任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她也是我清朝的校友。她先给自己的好感度加100分,明天就有一个深入交流的机会。
不同于建平和小凤。首先,青年华侨的自我定位是以医疗为主。其次,青年华侨的投资范围是医疗行业,而不仅仅是医药行业,比如最近大火的微创医疗。文章多次提到对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分析。
在
在2019年牛市中表现较为一般,2020年出现明显超额收益。这一业绩表明,青桥阳光在投资策略上具有明显的左、反转风格。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是淡水泉投资,会有明显的、可持续的超额收益,但需要很强的研究能力,也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耐心。从青桥阳光的日常文章中可以看出研究能力和耐心。我们是否能一直有这样的勇气,需要时间来证明。
总体来看,医疗医药这三个非常好的投资者,无论是绝对收益还是超额收益都有明显的体现。从历史表现和投资逻辑来看,如果能够长期持有,是不错的选择。我明白在操作方法上会有一些不同:
1、黄建平药业以中小创新药为主,精选层股票估值波动较大,事件驱动或流动性、情绪影响迹象明显。无论是买产品还是抄作业,都适合做一些短乐队。
2.小峰是稳扎稳打的风格,没有特别适合或不适合的手术时间和方法。主要看你是否看好医学
3.青侨阳光左侧主要有反向标志,无论是买产品还是抄作业都适合做长波段,比如刚起步、换仓等。
一点拙见,欢迎拍砖
今日话题雪球私募黄建平青桥阳光Stevevai 1983
青桥阳光(P000385)晓峰基金(P00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