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我们都知道,要想进入阿里大门,首先要有花名。阿里的花名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要拿到offer,登录阿里的入驻系统,第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先给自己起个花名。花名一旦提交系统审核通过,就不能更改,比身份证更严格。名字一旦不规范,以后肯定是两行泪。
在互联网职场论坛,一位职场人士感慨地发帖。阿里的花名真的很难取。我想从古诗词中找到它。读了几天古文,好听的字都占了,心里累了。这一感慨也瞬间引发了网友们的围观和讨论。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有网友表示。雁翎季子,鸿蒙大仙,谁也做不了,哈哈,泰迪。想起韩寒的小说《长安混沌》取名桥段,(心累)这个花名应该还存在,楼主可以试试。
也有网友表示。翻看《庄子》,有很多选择,唧唧、鹪鹩、南国子气……更好的词被占据了。为什么不选择个性,突出个性,拔出资本,这霸气?汉字博大精深。
也有网友建议。张辽,只要你不是蚂蚁,张辽八百破孙权十万,古文,良言,霸占,累心。这些都不错。我以前见过一只考拉。卖给阿里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解释为什么取花名,叫布木,**物流驿站。
没关系,重要的是好好阅读和记忆。比如花名是姚明,花名我已经想了好几天了。我一直在想,阿里巴巴的花名够不够。这么多员工花名会不会被重用退休
有网友戏称。财富1,财富2,…,财富10000,它们怎么能重复呢?越是没人回来,有没有叫宋炳义的?大baby,两个baby十万baby,金庸笔下的人物都用完了吗?
也有网友感慨。它早就用完了,杂乱的文本组合都用完了。也有生僻字,不再要求使用武侠名。翻开字典,随便找两个生僻字,把它们放在一起不重复
可以用。根据同学们的朋友圈,好像很多人在诗里随便挑两个字……其实是随便两个汉字的组合,没有实际意义。
有网友爆料。知足吧,想想那个叫老狗的同事。如果BU有几次P1事故,领导认为是因为你花名不吉利,可以改一下。是真的。关于改花名,我唯一知道的是一个人给花起了名字,发音是爸爸。不确定这两个词是否具体。后来入职一段时间,被要求改花名。
也有网友分析。有叫“尼玛”的人,你还是姐姐,应该知足。花名看似好玩,实则抹杀了社交圈中个体的存在。出了阿里的圈子,你甚至不知道以前一起工作的同事的真实姓名。资本家真的很聪明。
有网友抱怨。现在他们只能取两个字的花名,文化程度有限,能想到的都取了。昨天开始花名的时候,发现所有人都开始了,很多人运气不好,很多人都能笑死。我只能叫出很多人的花名。如果真名谐音类似花名,我可能还记得,否则真的记不住了。
看了这么多网友的回复,笔者最后总结了几句。
在如今的企业中,很多公司普遍都有这种因为某某领导的爱好而在整个单位流行的活动。很多时候,这种老板爱好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所以一些马屁精把老板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
“天下有善,天下必有恶”。企业领导者的自我膨胀被强加给员工,于是这种垃圾文化成为员工的负担。领导者的爱好通常可以带动企业中某一爱好的走向。这种现象虽然很自然,但却很不正常,就像沈腾和马丽的小品《投其所好》一样。
回到阿里巴巴,马云对公司的文化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武侠文化是你马云个人的文化,不是阿里的文化,而且我不明白的是马云在公司领导了这个
这一趋势的意义何在?是不是也滋养了很多马屁精?
诚然,老板文化很重要,但企业文化绝对不是老板文化。此外,处于企业成熟期的领导者也将自己的老板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笔者只能认为领导者对企业管理的无知,对法治社会的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