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内蒙古)
园区游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吃干榨尽“黑金”高效释放“煤炭”
作者张景阳吴飞张志飞
大路工业园区图源网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大路工业园区),耀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橡塑胶粘助剂生产线上,机器人正在完成最后一道炼蜡工序,将白色小颗粒的炼蜡打包成袋。
据企业项目负责人李宏伟介绍,企业生产中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近两年,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在大路园区多家企业不断延伸。经过神奇蜕变,普通煤炭不仅身价上涨,还被彻底吃干榨尽。
要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近年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煤化工基地之一,大路工业园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园区经济动能转换潜力不断释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夯基础做长产业链
科技日报记者在大路工业园区采访企业时看到,5辆大货车从园区内的内蒙古九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泰新材料)产品包装储运界区缓缓驶出。每辆货车装载了33吨白色聚丙烯产品,将从天津港运往土耳其,这是该企业首批出口国外的聚丙烯产品。
公司总经理助理卢振林说:“今年国内外大宗产品市场价格不断上涨,我们公司抓住这一难得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此次出口土耳其销售合同的签订,标志着我们的高分子产品得到了国外客户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2019年,公司在煤制甲醇项目的基础上,又建设了煤制烯烃项目,生产聚丙烯
聚乙烯可广泛应用于薄膜制造、塑料制备等领域。这样,以前销售的甲醇在当地实现了转化,从原煤转化为烯烃产品的价值是以前的十倍以上。目前,企业已形成以煤为基础,以烯烃、芳烃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产业链,产品种类近百种。
记者了解到,在发展过程中,大路工业园区始终坚持煤炭深加工的战略定位,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煤化工产品,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气、煤制醇醚、烯烃、芳烃等煤化工下游产品,积极培育硅基新材料和循环经济产业。
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规模化产能突出。建成投产化工项目总产能(含副产品)近500万吨;共引进产业项目83个,其中竣工项目46个、在建项目14个、拟建项目23个。
园区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大路工业园区将充分发挥要素禀赋和产业体系优势,开展更加紧密的补链、扩链、强链合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着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推动经济由大变强。
促转型,做好价值链
“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推动我们的产品向优势产品方向发展,促进附加值不断提升、价值链不断攀升,特别是煤基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大路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韩涛说。
大路工业园区在现有总产能基础上,着力推动煤炭深加工产品向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终端精细化工延伸发展,不断增强现代煤化工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培育一流高端煤化工产业集群,实现新能源、新材料、新化工项目多层次支撑、多元化发展。
位于大路工业园区的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
泰国煤制油)年产16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是园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煤化工项目,伊泰煤制油成功生产出合格成品油用于我国煤炭间接液化产业化,成为我国煤炭间接液化完全自主技术产业化的先行者。
生产这桶油的关键催化技术掌握在同在园区的中科合成油内蒙古有限公司手中。费托合成用铁基催化剂是一种“黑火药”。在它的作用下,一吨原煤、一吨煤可以变成一吨煤基合成油。而且每吨催化剂价格比进口产品低5万元,效率提高3倍以上。
当一块块“黑金”变成油、水、气,煤炭作为鄂尔多斯最丰富的资源,身价几十倍甚至上百倍。2019年,大路工业园区获评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
在促转型、做大做强产业链的过程中,大路工业园区一方面全力构建煤炭精深加工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打造煤化工全产业链,重点发展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及下游产业链延伸项目和精细化工项目,积极培育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另一方面,着力延伸高附加值产品产业链,开辟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同时支持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互联网信息等现代朝阳产业发展。
如今,大路工业园区已建成煤制油、煤制气、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等八大链条产业链门类齐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添动能,培育好项目
伊泰煤制油年产200万吨煤制油项目、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聚烯烃项目、内蒙古北控景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年产40亿标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九泰能源年产120万吨乙二醇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准能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铝粉煤项目等
灰渣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项目、内蒙古九泰鑫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硫化合成气一步法生产芳烃(FSTA)中试项目……“十三五”期间,大路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位于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的九泰能源自动化生产线大路工业园区管委会供图
“在产业布局上,园区一方面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另一方面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一批链条延伸、横向耦合、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项目投产,实现了从原材料走向材料、产业链从低端走向高端的目标。”大路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付飞雄告诉记者。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项目的支撑。“十四五”期间,大路工业园区如何开展招商引资,选好专项招商,有自己的考量。
韩涛说:“我们正逐步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简单推广的方式,让招商更加精准。重点寻找与我们产业链关联度高、行业领先、在行业内研发生产加工、品牌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园区管委会将直接洽谈,依托已形成的项目要求企业发掘其上下游配套企业。”
去年以来,大路工业园区着力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全年引进产业项目8个,协议总投资1亿元。
“大路工业园区将持续为企业解决要素审批、手续办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困难和问题,真正让好机制取得好效果、赢得好口碑,打造营商服务‘大路品牌’。”韩涛说。
在企业建设生产过程中,大路工业园区管委会没有当“甩手掌柜”。通过强化主动服务,开展预约服务、跟踪服务、全程服务等多种有效形式,在各职能部门、驻区单位、园区企业之间建立“政策企名网”,打通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最后一公里”;以强效能提速促服务
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督查督办等方式,加强项目运行调度,及时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尽快投产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