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24日电(记者吉宁)记者24日从北京市统计局获悉,京津冀三地要素流动不断增强,产业对接合作正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2021年,京津调至河北的单位共5616家,其中法人单位3475家。
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向津冀辐射带动作用,全年完成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1亿元;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注册企业中,北京企业占1/3,北京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40家;廊坊三河市27个科技园区共有企业796家,其中北京企业占65家。
此外,北京“两翼”建设加快推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2017年以来,从中心城区搬迁到副中心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2021年,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引进优质中小学、幼儿园14所,增加学位近3万个;同时,北京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北三县延伸,北京市潞河中学三河校区正式揭牌。雄安新区起步区、起步区加快建设,重点区域框架全面拉开,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高精尖项目也在加速落地。
更多信息或合作请关注企名网官方微信(名称:http://www.zhucesz.com/,ID:ourcecn)
企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