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我频繁接到来自长沙的各种催收电话,这些催收者不敢在电话中提供任何身份信息或所属公司。说白了,他们就是“身份不明”,而正是因为这种“身份不明”,才让很多债务人上当受骗,也正是因为这种“身份不明”让债务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难以启齿”。
从客观角度看,如果这些“身份不明”的收藏者不能提供或不敢提供相关信息来确认自己的身份信息,那么他们是谁就成了问题。在未确认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不敢提供自己的信息或所属公司的基本情况。如此一来,他们与“骗子”又有何区别呢?
河南的徐先生最近很闹心,而让他“闹心”的原因是,某公司经常接到长沙一家催收公司的电话,但徐先生并不知道是不是催收公司,因为通话中对方拒绝提供任何信息让徐先生核实他们的身份。
根据这些自称催收人员在电话中提到“快贷”的某网贷平台,徐先生根据“快贷”的名称,找到了他们网贷平台的客服电话,当找到人工客服电话打通时,徐先生马上要核实自己的信息在他们平台上是否有贷款。经这家“快贷”平台客服核实,徐先生的信息并没有在这家“快贷”平台上的任何贷款信息。
但长沙的这家催收公司始终不相信短信中出现了不同的座机号码,通过长沙114查号平台,我们也没有这些号码的注册信息。当地114查号平台显示,这些号码属于私人号码或虚拟号码,因为查不到注册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短信是许先生将这些座机号码念给这家“快贷”平台客服后,客服也表示没有这些号码的注册,但
让徐先生不解的是,既然“快贷”平台没有登记这些号码,也意味着长沙的这家催收公司没有备案,那么这家催收公司是做什么的呢?他们是怎么知道徐先生的个人信息的?
因为在长沙这些收藏者的通话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徐先生就像在他们面前“裸奔”一样,因为他们知道徐先生所有的个人信息,这让徐先生更加困惑,因为即使他们通过非法渠道买到的信息,也不会那么详细。
而且,综合长沙这些收藏者在电话中的行为来看,他们根本没有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甚至像“泼妇”“小混混”,还有“身份不明”。徐先生一度怀疑这是一个“套路贷”犯罪集团,徐先生希望长沙市相关部门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