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农业产业化引领乡村振兴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兴科技化、促规模、重品牌,实现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亿元,连续5年实现稳步增长,有力推动了全市乡村振兴。
种菜和养鱼本是两件事,但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翟庄村现代农业示范园,种菜和养鱼却紧紧联系在一起。
示范区温暖的大棚里,一排排种植在水面上的蔬菜映入眼帘,水面下,成群的鱼儿在欢快地游动,这是当地推广的“鱼菜共生”种养新模式。“鱼的粪便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氮、磷等物质,成为蔬菜的营养物质,蔬菜吸收净化水体后,再返回鱼塘。这样,就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园区负责人王鑫告诉记者,种养一体化技术涵盖茄果类、叶菜类等多种蔬菜。养殖的鱼类有鲈鱼、淡水石斑鱼、淡水银鳕鱼、泥鳅等,种植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鱼和蔬菜都达到了有机标准,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每个大棚年收入可达40万元。
科技引领效益倍增
“发展高效农业,推广科学种植,是实现目标的第一道关口,对接下来的工作会事半功倍。”出于这样的认识,邯郸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
笔直宽阔的田间道路、自动化水肥一体化设备、高标准示范钢架大棚……走进位于邯郸永年区前党头村的乃思农庄,早已不是想象中的低矮拱棚。养殖场负责人张双利告诉记者:“我们引进了基质袋栽、熊蜂授粉、基质槽栽、盆栽果蔬、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增效、物联网智能环境监测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七大配套技术,并指导盆栽果蔬特色
种植,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永年区还积极引进试验蔬菜新品种,推动蔬菜品种更新换代,在吉吉兴蔬菜园区、新吉源家庭农场等地建成了新品种试验基地。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30余个,包括黄妃、福特斯、祖母绿等樱桃番茄8个,夏之光、金童玉女等迷你黄瓜4个,皱叶生菜、紫苦菊等叶菜新品种15个,黄、墨绿等迷你南瓜3个,美国圣尼斯“番茄313”品种,推广面积200余亩,每亩增收2万余元。
“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密切相关。”邯郸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张占国说。为跟上现代农业科技步伐,邯郸市通过农技讲堂等方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每年对不少于3000名名家评选出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为期两周的封闭式培训,邀请大专院校、农业科技部门专业人员授课。同时,每年向不少于10万户普通农户进行技术推广。从大田作物精细化管理到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从名优特色蔬菜种植到特色优势农产品绿色有机技术,邯郸市高度重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和创新农业科技应用,推广集约化、节约化等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目前,全市主要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00。通过新技术的应用,邯郸市不仅实现了粮食平均增产5-8,而且“一村一品”全链条农副产品发展全面开花。
深加工规模经营
湘君府伟业有限公司位于拥有“中国辣椒之乡”企名网的河北邯郸鸡泽县。作为一家辣椒深加工企业,湘君府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50多种辣椒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企业立足当地辣椒资源优势,建立无公害辣椒生产基地,先后投资3亿元实施优质辣椒酱改扩建项目和辣椒精制产品研发生产扩产项目;
对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加工生产车间6个、清洗灌装线8条、现代化辣椒腌制池80个,购置各类深加工生产设备100台套、国内先进检验检测设备8台套。辣椒食品调味品链条向油辣椒、鱼头、脱水蔬菜等终端食品延伸,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
在湘俊富等龙头企业带动下,鸡泽县辣椒加工企业达130余家,年加工鲜椒约60万吨,带动辣椒种植8万余亩,无公害标准化种植1万亩,绿色认证种植4000亩,良种品种超98个,辣椒产业产值达1亿元。鸡泽县从一个辣椒原料输出县,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基地。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为了让邯郸的农副产品具有竞争力,邯郸市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计划。通过集中农业资金,扶持做大做强,邯郸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壮大。
邯郸晨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行政部负责人陈晓伟告诉记者,通过深度开发特色作物,公司已生产出辣椒红色素、番茄红色素、辣椒油树脂、辣椒提取物等数十种生物提取物。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效益也得到显著发挥。目前,已在河北、新疆、云南及国外建立特色作物种植基地180多万亩,带动30万农户开展规模化特色种植,年增收约20亿元。
深耕市场品牌铸金
产品销售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只有成功占领市场,才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为了让区域农产品既叫好又叫座,邯郸实施了“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战略。邯郸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闫明海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发展、培育和保护优质农产品品牌,该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研究出台了含金量高的扶持奖励政策。对新认定驰名商标的企业,市级财政一次性奖补
奖励20万元;对新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获得国际商标注册的企业,市财政按注册费用的50%给予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奖励;对商标质押融资新用途,银行贷款利息50,贴息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同时,该市工商、财政、农牧等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品牌建设。最近5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00多亿元,推动优质农产品做大做强,极大提升了全市品牌知名度。
截至目前,邯郸市已创建品牌农产品6650个,其中“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22个,无公害产品149个,绿色产品60个,有机产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10个。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