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厂爱岗。我叫建国(2)
辉煌70年
中国人的名字里藏着时代记忆,
记录着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
中国人的名字里藏着美好的希望,
也承载着下一代“国运兴则国兴”的期盼。
比如“建国”这个名字,不仅饱含着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情怀,更成为一种响亮的象征,一种内心的荣耀,一种不断激励自己、敢于奋进的神秘力量。几乎每个叫“建国”的人都能说出他与共和国母亲的“亲密无间”。
在钢城,也有不少“建国”。他们怀揣梦想,步履铿锵。在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他们沉着冷静、专注专注,讲求效益、追求质量,在岗位上朝着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的目标汇聚起磅礴力量。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开国记》第二期的故事~
涂建国摄
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装备机动部计划管理科副科长。
先后荣获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设备工作者等称号。
一路走好一路收获
“立国就是建国,要学好技术,努力工作,为企业、为国家多做贡献。”父亲给我起的名字,蕴含着巨大的期望和责任。
我在河钢唐钢工作了30年。在历史长河中,3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我来说,却是激情燃烧的时光。我把青春献给了事业,和员工一起努力奋斗,用智慧和汗水助力企业发展。从名企到鬓上霜,我一路奋斗,一路收获。
参加工作后的涂建国
我很幸运。1989年7月,我大学毕业后到唐钢,当时唐钢高速线材厂(现属唐钢二轧钢厂管辖)正在安装调试设备。是国内第一条电脑控制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极高,全生产
线路联锁自动控制,但系统维护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面对这些先进的设施和闪烁的灯光按钮,不少员工左看右看,不知从何下手。
刚毕业时的涂建国
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精力充沛的我主动承担加热炉PLC软件的调试和维护工作。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走进加热炉、轧制、精整工段了解。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加热炉步进梁运行参数对钢产量影响较大,于是向老班长提出优化设备运行方案,调整相关时间参数。
本以为会得到支持,没想到班长的头摇晃得像拨浪鼓。原因很简单:我是个青头,搞不定这么复杂的技术!
我的眼睛突然变得焦虑起来
我学过信息技术和程序控制,所以我能行!
那么立下“军令状”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把设备改造好!如果你把工作搞砸了,我饶不了你!
老班长认真地说
我拍着胸脯答应下来。然而,纸上谈兵总是浅尝辄止。等到真正工作时,才发现离实际操作还有一定差距,图纸上的很多细节我都看不懂。看到我愁容满面,老班长说,不行就别干了。
如果我固执,我怎能认输
军令状已经立下。如果你做得不好,你会丢脸的!
接下来,我一头扎进生产一线,将系统软件与实际设备进行对比,详细了解设备结构和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看着我连日奔波的影子,老班长感叹我是“倔牛”。
一周后,数据模型终于画出来了!那时年轻的我有使不完的劲头,趁热打铁,制定出了与步进梁作业模式兼容的加热炉控制方案。年底设备投产,新方案对提高整体轧钢产量起到了有力支撑。老班长对我投以赞许的目光。
2002年,涂建国带领数控科研团队利用公司第一台数控机床,成功加工出第一个模具铜管模芯。当时,涂建国负责信息化建设。图为涂建国与车床合影
读。
2008年,河钢集团成立,我有幸成为集团的一员。展望企业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干劲更足了。那一年,在公司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中,我和团队成员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成功将备件管控平台中的数据和流程移植到sap系统中的备件采购管理模块中。系统正式运行后,该模块实现了对所有备件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
在我三十年的工作中,我从未忘记自己的责任。我和钢城的员工们一起,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的优质钢材建成了高楼大厦、桥梁、铁路、汽车,在钢铁强国史上留下了强劲有力的一笔!看到这份闪亮的成绩单也有自己的汗水,我特别自豪!时间的脚步不会停止。相信祖国和企业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我将牢记使命,继续作出新的贡献!
刘建国摄
200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冷轧薄板厂物流作业区车工。
被授予连队第十三届“青年文明标兵”荣誉称号。
当好“空军”,为高端产品守护名企网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叫“建国”?这个颇具年代感的名字让我从小就收获了不少“关注度”,但我确实是个80后。也许是因为我的名字,从小,我就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梦想着长大后报效祖国。
从河钢唐钢技工学校毕业后,我怀着激动和激动的心情踏进了河钢唐钢的大门,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河钢唐钢这个大家庭。大型国有企业实力雄厚,产品优良。这些“标签”让我这个农村娃在亲朋好友和村民中有了面子。穿上全新的工装,感觉像宇航员一样帅气,幸福就不说了。
2002年金秋,我成为一名天车操作员。说实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不仅新鲜,还挺不适应的,因为我学的是炼铁专业
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不大,只好从头开始。艰难的学习过程让我一度退缩。
看到我的思想波动,身边的师傅们纷纷给我讲述公司的辉煌历史。在这些故事中,我特别感动的是震后28天产生的“抗震壮志钢”的英雄事迹。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顿时鼓起了勇气
我的工作不正是建设祖国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吗?专业不匹配怕什么?只要认真学习,刻苦练习,就一定能很快掌握操作技能。
下定决心后,我就去上班拜师学艺,下班后看专业书籍。经过大量的努力,我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全面了解了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熟练掌握了操作技术。两周后,我顺利通过车间考试,取得独立岗位资格,“空军生活”正式开始。
当时我常想,这些钢材运来后,哪里会变成高楼大厦、大坝、桥梁?我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每当听说这批钢材是为国家重点工程生产的,我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自然,提举技术会变得更加精细,提举节奏也会变得更快。
回顾17年来的工作,见证了河钢唐钢高质量发展由大变强,产品结构由通用材料向高端迈进。我把感悟融入在“河钢唐钢版”等媒体发表的60多篇作品中,深藏在参加唐钢“勇担当、爱奉献”巡回宣讲团的讲稿中,保存在荣获公司“第十三届精神文明标兵”的证书中,镶嵌在摸索了无数次的两个吊车控制器手柄和“进退、升降、左右”的动作中。
获奖证书
每个名为“建国”的人背后,
他们都有一段与时代交织的过往,
大家取名“建国”,
都是时代精神和人民意愿的镜子。
未来,
让我们和“开国”人聊聊,
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奋力向前!
鹤岗市唐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