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方便地梳理庞大的阿里系,将它们按照阿里巴巴自有(包括全资收购)和阿里巴巴投资控股分为两类。
电商:天猫商城、淘宝、一淘、聚划算、闲鱼、1688、阿里妈妈、天猫国际、淘宝全球购、极速家居、速卖通、Auctiva
金融:蚂蚁金服(含支付宝、余额宝、蚂蚁微贷等)、网商银行、恒生电子、云锋基金
外卖:饿了么、口碑、淘
零售:盒马鲜生、银泰百货、天猫超市、三江购物
企业服务:企名网、钉钉、菜鸟网络、千牛、阿里大鱼、阿里传播、友盟
社交:小虫子
智能科技:阿里智能家居、天猫魔盒
文娱体育类:阿里影业、虾米网、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文学、阿里体育、大麦网
旅行:飞猪(阿里旅行)
游戏:阿里游戏
医疗:阿里健康
信息:加州大学,墨迹天气
出行:高德地图
可见,阿里巴巴自己的企业,通常前面都有“阿里”二字。有的企业虽然没有“阿里”二字,但大家已经知道它们是阿里旗下的,比如天猫淘宝支付宝等,有的则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比如饿了么、优酷土豆等。
从阿里巴巴自身企业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发展最好的行业是电子商务和金融配套电商平台。此外,阿里巴巴还做好了以企名网、钉钉网、菜鸟网为代表的企业服务。最弱的是社会交往。看来,电商出身的阿里巴巴并没有社交的基因。
马云早就看到了阿里巴巴自身企业的软肋,曾多次尝试扭转,比如尝试在支付宝做社交,但都没有成功。因此,秉承“做不好我就买”的理念,马云投资了多家企业,以补充自身企业在社交等行业的短板
实现阿里巴巴集团发展的全面性。
这里是重头戏,所有上榜企业都由阿里巴巴投资控股。这种投资不是一般的投资。阿里巴巴对这些企业的投资是巨大的战略投资,并且成为企业的大股东,拥有一定的决策权,能够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这些企业被称为阿里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阿里巴巴投资控股的这些企业。
电商:苏宁、五矿电商、魅力汇、文迪奥
金融:邮储、天弘基金、国泰财险、华泰证券、众安保险
外卖:点我吧,生活半径
零售:新华都联华超市
餐饮:肯德基、星巴克
企业服务:易传媒、上海宝尊、CNZZ
社交:陌陌、新浪微博
智能科技:魅族科技
娱乐体育类:华谊兄弟、文化中国传播集团、广州恒大俱乐部、光线传媒、华数传媒、南华早报、芒果TV,以及众多小型传媒公司
出行:穷游网,在路上,百种方式出行
游戏:1771网络游戏交易平台
医疗:华康全景网、中信21世纪
资料:搜狗、第一财经
出行:ofo共享单车、滴滴、一途通
物流:中国邮政、圆通速递、万象物流、百世物流、全丰快递、日日顺物流(海尔电器),以及众多小型物流公司
商品:联合利华
都是响当当的名字,还有一些你杀了都想不到的公司。他们原来是阿里。阿里巴巴对这些公司的投资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投资,比如新浪微博,阿里向美国投资1亿美元,拥有28%的股份;魅族和阿里巴巴向美国投资1亿美元,占股30%;苏宁和阿里巴巴出资283亿元,持股约20%,为第二大股东。
在这些公司中,阿里巴巴是最大的股东,掌握着很大的决策权,所以这些公司是名副其实的阿里
部门。以上只是列举了比较有名的公司,还有很多其他不知名的阿里小公司。如果把它们列出来,数量会比现在多得多,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这些战略投资中,阿里巴巴自身强大的电商和金融持续强化;本来就弱的社交产业加到陌陌和新浪微博上,一下子增强了不少;物流是补强的大头,而阿里几乎占据了物流行业的半壁江山,这也符合阿里巴巴核心电商业务的需求,因此物流成为阿里巴巴深耕的行业。
而有的原本是阿里,现在阿里巴巴卖股退出,比如美团;一些令人怀疑的东西,如标题,并没有列在上面。
阿里企业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可见阿里巴巴集团现在的强大。阿里巴巴之所以能涉足这么多行业,除了在电商行业赚取巨额财富,有资本投资这些企业外,投资成本远低于房地产、酒店、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利润却不低,可谓四两拨千斤。
除了赚取利润,阿里企业对阿里巴巴集团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收购、控股某一行业的大量龙头企业,阿里巴巴可以在这个行业形成自己的势力,从而掌握话语权,主导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形成行业垄断,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当然,由于腾讯和百度的存在,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腾讯、百度也在各个行业抢地盘,大家都想做垄断生意。原来三者各有自己的主业,现在完全打乱了。未来,BAT肯定会在各行业展开你争我夺,阿里巴巴将如何出招,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