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网贷平台监管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现在到了一个根本性的转折点。过去最高时有五六千家网贷平台,现在截至6月底只有29家在运营。有可能到今年年底,专项整治工作基本结束,转入常规督查。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对企名网记者表示,29家在运营的机构应该不包括目前正在清退股票的机构,清退股票的网贷机构应该超过29家。
“定期调控”是什么意思?
“定期调控”是什么意思?是否意味着网贷平台可能被保留?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对企名网记者表示:“我认为这种经常性的监管主要是为了促进P2P转型,应该给出一定的时间窗口,包括转型网络小贷、淘汰黄金公司等等。”
他认为,P2P暂时没有发放牌照的迹象,当时市场上最有实力的机构,无论是国资还是金融部门,基本都已经退休。这也应该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要把创新之火保持下去。“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是全球浪潮,P2P网贷就是一次创新尝试。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比如P2P行业协会管理,或者通过国家立法来规范。事实上,P2P网贷行业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降低信贷门槛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目前,P2P平台退出受市场环境制约,未到期债务关系化解存在一定困难。
“从目前的背景来看,国家必须支持科技创新和民营经济企业家,只有市场主体的存在才能发展市场经济,因此互联网金融和入口的创新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黄震说。“如果
保留火种当然是大家所期望的。我也相信监管是明智的。适当保留一点火种,有助于大家继续创新。“
转型难点在哪里
除了留存,彻底退出和转型成为网贷机构面临的两条路径。网络小贷和消费金融是网贷机构转型的主要方向。
另一位互金行业人士告诉企名网,北京有意向转型网络小贷的机构较多。
2019年11月27日,《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83号文)出台,表明网贷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有明确的资本金要求。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金要求必须是实收货币资本。其中,单个省级区域内经营的小额贷款注册资本金不低于1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而且首期实缴货币资本不低于5亿元,不低于过渡期间网贷机构贷款余额的1/10。
黄震表示,P2P网贷平台与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性质不同。网贷平台是信息中介,要将信息中介转化为自有资金运营的放贷组织,难度很大。作为信息中介,网贷平台不会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在要求P2P业务良性退出的背景下,平台甚至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生存概率不大。
其次,他指出,P2P网贷平台若要转型为消金公司或小贷公司,需要足够的资金实力或股东支持。但经过近几年的整治,网贷平台的资金实力一直很弱,引入新股东难度很大。此外,互联网小贷较低的杠杆率难以满足P2P平台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平台的业务需求。消费金融公司对股东资质要求较高,即使有资金实力,也不符合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资质要求。
“让我担心的是,整顿后很少有P2P网贷平台愿意探索创新”,黄震说。“鼓励创新,支持在国家
在企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建议对于规模较大、业务规范、公司或股东实力较强的机构,如果有转型意愿和业务基础,可以适度降低互联网小贷或消费金融公司的准入门槛和业务门槛。“
不过,上述互金行业人士此前表示,未来网贷机构可以帮助贷款,可以是金融科技的一部分,“比如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风控、大数据模型建模、NLP语音采集,我觉得这是一个未来”。
他认为,通过互联网风险的清理整顿,未来金融科技可能是中国金融互联网的主流,以助贷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方兴未艾。
(本文来自企名网,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企名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