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瘦身”计划仍在继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日,贵州省茅台酒厂(集团)白金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白金酒业公司)已完成股权变更,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保健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保健酒业公司)退出股东名单,白金酒业公司原股东北京白金至尊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至尊酒业)接手其股份。
同时,据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云官网显示,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发展公司)拟以6636万元转让其持有的天朝尚品酒业(贵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朝尚品)51股权。
股份转让已完成
3月中旬,保健酒公司在贵州公共资源交易云网、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同步发布预披露文件《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白金酒股份有限公司40股股份》。4月14日,该股权正式挂牌转让。保健酒拟转让白金酒公司40股股权,对应评估值1亿元,经茅台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至尊酒业明确表示,不会放弃优先购买权。
据企名网报道,6月21日,保健酒企退出白金酒企股东,至尊酒业接盘其股份。同时,公司名称变更为“贵州白金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白金酒连续亏损。财务数据显示,白金酒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1亿元,利润总额1万元,净利润1万元;截至2021年11月30日,营收亿元,利润总额亿元,净利润亿元,资产总额亿元,负债总额亿元。
记者还注意到,技术开发公司正在筹划以6636万元转让所持中国上品51股权。
企名网显示,中国上品成立于9月9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技发公司目前持有天朝尚品51股权,为天朝尚品第一大股东,二股东为贵州天朝尚品酒业
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控股49家。与上述白金酒公司股权转让一样,中国上品二股东并未放弃优先受让权。
与白金酒公司相比,中国上品的财务数据“好看多了”。2021年,中国上品实现营收1亿元,利润总额1万元,净利润1万元。
6月24日,白酒专家肖竹青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年来,茅台旗下一些代工酒品牌通过夸大宣传招商,稀释了茅台这块“金字招牌”。“茅台砍掉这些代工酒,是对自身长远发展负责”。
持续“瘦身”
事实上,茅台集团酒类品牌多年来一直在“瘦身”。
资料显示,2017年,茅台集团宣布实施“双十”品牌战略,要求各子公司保留品牌不超过10个,每个品牌不超过10个条形码。
2018年,茅台集团出台“双五”规定,拟将子品牌数量压减至5个左右,产品总量控制在50个以内。
2019年,茅台集团发布《茅台集团关于全面停止定制化、贴牌代工和未经批准的产品业务的通知》。2020年,“瘦身”更进一步。2021年,茅台集团开始督促子公司打造大单品,逐步淘汰性能不高的品牌,控制品牌产品数量等,并在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停用集团标识的工作。
肖竹青补充道:“早年间的五粮液(SZ000858,股价185元,市值7181亿元)通过发展金六福、浏阳河等代工酒,市场覆盖率和品牌势能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但现在可以看到茅台、五粮液等主流酒庄都在清理代工,这意味着中国酒业进入理性发展时代,不会为了短期利益牺牲长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茅台技术发展公司的白酒业务也并入茅台保健酒业公司。今年4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保健酒企等相关业内人士获悉
到现在,茅台技术开发公司后期不做酒了,白酒业务并入保健酒公司。
白酒业务划入保健酒后,茅台技术发展公司将主要做酒配套产业。据贵州茅台酒技术开发公司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14日,茅台集团董事长丁雄军到茅台技术开发公司调研时表示,技术开发公司在“定位”上要坚持做强酒配套产业,横向上要聚焦酒配套产业“源于茅台、做大茅台、延伸茅台”。功能定位立足茅台做强产业,依托自身发展;纵向上,打造行业示范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努力以一流的设计制造水平服务白酒产业发展,赢得发展主动权。
(文章《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