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小小的红薯,山东小伙宋张峰“卖”出了一家产值近3亿元的公司,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更带动了章丘文祖及周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目前,章丘红薯种植面积达1万亩,通过红薯产业带动就业人员200余人,成功帮助35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杰
除了常规的地窖储藏,
还建成了一批恒温保鲜库
8月28日,在章丘文祖薯立方车间外,一辆满载白色集装箱的大货车缓缓驶入薯立方厂区。一个多小时后,上千个集装箱终于卸下,整齐地堆放在车间外。远远望去,像一座二三十米长的雪白城墙,颇为壮观。
“该收红薯了,都是用来储存红薯的。”指着这些箱子,薯立方负责人宋张峰说,他3个月前就找厂家下单,预订了1万多个白色塑料集装箱。制造商三个月的订单都给了我们。
拥有容器只是第一步。为了更好地储存红薯,宋张峰除了常规地窖储存外,还斥资数千万元建设了多个“恒温保鲜库”。
宽阔明亮,是“恒温保鲜库”厂房给人的第一印象。整个项目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有效储存空间3万立方米,可储存红薯2500万斤。“大车厢可以直接开到车间冷库。”说着,宋张峰打开其中一个冷库的门,阵阵凉意迎面而来。
从最初的五平方米门楼,到今年销售额2亿元的龙头企业,宋章峰“红薯王国”的版图扩张一路走来颇为顺利。然而,2017年,他遇到了创业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挫折--地窖里的几十万吨红薯全部腐烂,这让宋张峰一下子损失了1000万元。“变成汽车的烂红薯都拉到外面,别提多心疼了。”
正是有了这次教训,宋张峰才真正认识到红薯收储的重要性。除了进一步
提升红薯仓储硬件设施,宋张峰还与山东省农科院开展科研合作,举办红薯种植培训班,从育苗育苗到种植采摘一系列环节万无一失。
5平方米商铺到红薯王国
他花了10年时间
“直播带货3个月,销售额达6000万元。”在离工厂车间不远的地方,宋张峰还建起了一个名为“土豆视频”的直播间。工作室是一栋两层小楼,里面有5个房间专门用于直播带货。
“元5斤,每人包邮!可以看看这个颜色,很诱人!”在一个直播间里,一名主播正在销售一款薯立方的烤红薯产品。
宋张峰与红薯结缘是在十年前。2010年,宋张峰22岁。他大三实习时来到济南,想当一名英语老师。但学历低、经验少,求职处处碰壁。他干脆选择创业卖红薯。
找同学借钱进货,让房东延期两个月交房租……就这样,当年冬天,宋张峰在暨南大学西校区旁开了第一家店,取名“红薯坊”。一个5平方米的门口专门销售红薯干、红薯条、红薯片等产品。
“当时门店销售额一天能达到1000多元,最多的一天卖了4800元。”开业一个月,宋张峰不仅付清了租金,还赚了不少钱。随后,他又陆续开了几家分店。
既然选择创业,就要做大做强。20.成立济南薯立方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薯立方”营销品牌,全面构建红薯产品营销体系。“泉城烤洋芋”正式推广;20.全国合作客户突破1000家。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薯立方对红薯原料的需求陡增,也将其与现代农业联系在一起。为此,薯立方与章丘文祖等地签订合作种植协议,打造红薯产业链发展新模式,提高红薯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截至目前,薯立方集团拥有7家子公司,打造泉城烤薯、圈粉
戴等品牌项目,年销售额近3亿元。
订单种植不愁销路
一亩能挣三四千
“很多农产品为销路发愁,我们没有这个问题。薯立方从市场前端起步,一步步做到了市场后端。”宋张峰坦言,与当前很多农产品发展模式不同,薯立方从红薯加工品的营销起步,再一步步回到红薯的种植,最终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红薯农业全产业链。
“我们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下了很大功夫去招”。章丘区文祖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峰说,从项目洽谈到落地建设,文祖街道协调用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程保姆式服务,让宋张峰在这里安心创业。
“我们这里有种红薯的传统,相比草本种植等其他项目,老百姓更喜欢种红薯。”王峰说,除了种植传统,文祖多为高山富硒地,昼夜温差大,满足了薯立方种植优质红薯的需求。
更吸引王峰、让当地群众放心的是,薯立方采取“订单种植”模式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统一种苗、统一培训、统一技术、统一储存、统一包装、统一配送、统一销售,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难、靠天吃饭的问题,增强了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信心。“亩产6000公斤左右,除去购买红薯苗和人工管护的成本,种一亩红薯能挣三四千元,远高于种玉米、小麦。”王峰说,随着薯立方的引进,文祖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打造“红薯扶贫小镇”
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一个月能拿到5000多元工资,离家不远。”文祖东村村民刘秀学已经在薯立方务工两年多了。和她一样,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据统计,目前章丘红薯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通过红薯带动就业200余人,成功帮助35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靠种红薯脱贫,再让农民靠“红薯”致富。于是,王峰想到让农户投资薯立方,与红薯产业深度融合。同时,文祖街道创新党建模式,成立青石山乡村振兴党建联盟,让党建引领整合薯立方等产业资源。
“我和员工成了熟人!”为了当好“店小二”,王峰一个月要去薯立方下的车间四五次。“9月8日前,通往西厂的路要修好,尽快解决冷库容量问题。”9月红薯收获季即将到来,王峰说,这些问题一定要解决好。
前不久,为帮助企业发展,文祖街道薯立方申请惠农贷等农业扶贫资金500万元。
“今年,我们与薯立方合作打造电商服务中心,每年为文祖街道带来10万元收入。”王峰介绍,资金将用于非贫困村贫困户减免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红薯扶贫小镇',按照宋张峰的设想,在章丘文祖建立一个集红薯农耕体验、旅游、休闲、观赏、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城郊农旅综合体。”全国首家红薯博物馆即将落地文祖“。
(文大众报·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