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看电影的习惯。除了刷当下的热片,我还总留着一些“库存”。
它们要么受欢迎,要么导演喜爱,于是在一个特别想看电影的夜晚,他们就把它们挑出来,看着每秒24帧随着剧情流动--每一帧都像是一份礼物。
一周前,我刷了这样一个盘点:今年现象级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
如前所述,库存标准:
论口碑,本片企名网评分(最高时)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100
这个分数不是说是年度“神作”的标准吗!
在导演身上,因为是他,所以一定要追
新海诚,日本动漫界的一股清流
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直接看图而不是说:
在这个世界上,我想不出有第二个人能用动画做出这样的雨滴效果……
作为细节控,遇到这样的动画导演,只有三个字:生活粉……
在我第一次去日本之前,我就感觉到这些建筑是多么熟悉,仿佛我来过这里。仔细一想才明白……原来是新海诚看的电影太多了!
放两张图片,感受一下。你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个画的吗?
要发展出这样一种极端的风格,必须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
接下来,老石给大家讲讲新海诚介的亲身经历
其实新海诚姓新津,所以早期的职员名单是以新津成的名字出现的
新海诚的父亲是百年建筑公司“新津集团”的总裁,所以新海诚是个富二代(严格来说应该是富四代……)
关于新海诚童年的介绍并不多,但只要讲一个故事就能让大家了解他的家境
小学四五年级,孩子们买文具,新海诚的需求很直接。“爸爸,我要最贵的文具,好像叫电脑”--当时,不考虑通货膨胀,一台电脑的价格是70万日元。即使是现在,你也可以买10个肾7...
父亲
犹豫了一下说:“让你考第一名就买吧。”
和很多励志故事一样,当儿子第二天拿到老子案头的第一张试卷
“一手交卷,一手交费!”
所以他硬着头皮半价买了这台电脑
当时,他们在新津集团全公司没有一台电脑……
那是新海诚为他的动画生涯奠定基础的时候
父亲一直想让儿子子承父业,继续搞建设,但和所有富二代离家出走的剧本一样,阿城很快对父亲说:“我不不好意思,爸爸,我想试试别的。”
原来,新海诚看到公司旁边的另一家公司正在招聘,于是离开老爹介绍的实习岗位,去了一家新公司上班。那一年是96年,这家公司叫FALCOM
现在新玩家可能还不熟悉。彼时,FALCOM是拥有多个IP的“ISU”“英雄传说”“赛道”的超一线第三方。当时,史克威尔的《最终幻想》还在哺乳……
玩家对FALCOM的印象基本上是“唯美”“艺术”“经典”“诗意”--而这些都离不开新海诚的功劳
新海诚的“诗意”从此逐渐成型,淡淡的雅致和悠扬的意境体现在每一部作品中。在他任职的五年里,FALCOM games中的动画品质在玩家心中烙下了“美丽诗意”的印记
你能想象这是20年前的游戏画面吗?
白天上班,为公司做动画;半夜下班给自己做动画
每天3点睡觉,从6点开始,新海诚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个盛产工匠的国度,这个年轻人用汗水积累了自己在CG动画领域天赋的第一桶金
随着个人事业吞噬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2001年5月,新海诚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正式成为“老一辈斜杠青年”
最后,要全力救治导演
标题!
经过多年的积累,通过前三部作品《她和她的猫》《星星的声音》《云的彼岸,约定的地方》,新海诚在业内先试哭,逐渐
终于在2007年,“每秒五厘米”横空出世,一时间粉无数,其中就有老湿
开场三面空镜很“新海诚”
同时,日后被称为“我说不出再见”的伤感风格也逐渐形成
有时,一声再见意味着再也见不到
有时候,人在身边,心却在远方
而它永远不会改变,只有离别
大量缓慢而美丽的空镜雕琢出新海诚笔下独特的“诗意”
这种看似说了很多什么也没说的风格,一下子就流行起来了。程大哥终于在四岁时向爸爸证明了自己
虽然家乡没有电影院,但老人几次专程去儿子试镜,给他打气
不过,作为动画监督,新海诚有两个很大的弱点:
第一个弱点是肖像刻画
来吧,上面说
《遥远的世界》,这是提起来的选秀吧?
“她和她的猫”,这只猫...如此生动
《被包围的世界》干脆用两个球做主角
《星星的声音》这是中国“高速侠”剧组代工吗?
“每秒五厘米”呃...
无一例外,脱掉背景是没有吸引力的……
对了,在此期间,新海诚还抽空为大成建筑制作了动画广告(还没轮到他爸爸),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三部
“大成建设简历”请还是无视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