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填报志愿和选择专业。
近日,有新闻报道,有专家被冠名为高考志愿规划师,咨询一次要收10万元的天价。
我们先不讨论那些填空的事情。填报志愿确实是一个专业门槛。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志愿填报可能比选股票更考验价值投资的能力,因为这相当于把人生最宝贵的4-6年甚至更长时间投入到某一专业。
回报的是未来的事业,你需要有前瞻性,找到有长远发展空间的行业。
所以今天我想从机构投资者和价值投资的角度,提供一些选择专业的思路和方法。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投资体系。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再次填报志愿,我会再次用这个方法指导我的职业规划。
这里的上下实际上是指宏观环境、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角度。
自上而下的方法论是先看宏观,根据当前宏观环境找到最合适的行业,再从行业中找到对应的公司。
自上而下学派的典型人物是索罗斯。他的代表作量子基金属于全球宏观对冲基金。他不会太在意个别公司。他会观察全球宏观环境的变化,然后选择最适合这个宏观环境的资产。
比如,1997年索罗斯做空泰铢,就是因为他敏锐地关注到泰国经济的泡沫,从宏观角度寻找机会。
自下而上的方法论恰恰相反,只是寻找行业内最好的公司,并没有照顾到当前宏观环境的变化。我只是寻找基本面最好的公司,这是可以的。
自下而上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巴菲特和彼得·林奇。如果你看他们的公开报道,你很少会发现他们对宏观环境的评论,但更多的是
或者专注于选择好的企业和伟大的公司。
包括查理·芒格也说过,从宏观到微观我们做不到什么,但是从微观上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事实上,这也是自下而上方法论的体现。
对于投资来说,虽然我们无法预测短期波动,但从中长期来看,机构投资者确实通过其系统化的投资方法获得了长期优异的收益。
在这方面,偏股型指数基金的长期表现可以说明问题,长期收益大幅跑赢指数。
那么如何应用这两种方法填报大学志愿专业呢?
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回到填报志愿,是从宏观到中观找行业,再从公司找工作。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首先,我们必须找到未来四五年仍有前景的行业。有一个参考方向,就是从股权投资领域找到行业的大方向。
可能很多人在谈到选择行业时,会下意识地去股市了解哪些行业在上涨,从大幅上涨的行业中寻找机会。
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是股市波动太大,变化太快,会包含很多非理性的因素,所以不允许你从股市去找行业。
但股权投资投向的是非上市行业,股权投资机构从不上市到培育企业上市,需要数年时间。
因此,股权投资把眼光放得更长远,更贴近实体经济,相当于帮我们提前发现了未来五年更有前景的行业。
毕竟,行业变化如此之快,仅凭普通人的切身感受很难准确判断。否则,曾经的热门专业“生化环材料”也不会成为现在的“四大天坑”专业。
再来看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毕马威的分析数据。
毕马威统计分析显示,2021年,医疗健康、IT信息化和互联网仍是股权投资最多的前三大行业,今年一季度也保持了同样的情况。
如果我们正在寻找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可以从这里开始
去摘吧。
但光来这里是不够的,因为高校的专业名称和这些股权投资的行业名称是不一样的,不可能一一配对。
接下来要多做一步,找到这些行业对应的上市公司,搜索它们的招聘公告,看看它们在招聘哪些专业人才。
我们可以在一些专门从事股权投资的网站上找到这些信息,比如清科。
完成这些步骤后,肯定可以选择至少4-5个专业,再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做进一步筛选。
如果能在大城市学习这些专业,当然要优先考虑大城市。
另一个“自下而上”的分析框架如何找到志愿专业?
自下而上的投资,就是要找到最好的企业,而从选择专业的角度,一定要考虑能不能在这个行业做到最好,做到最好。
要想在一个细分行业做到最好,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是否热爱这个东西。只有热爱才能让你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做到最好。
尤其我所说的爱,是指即使你反复做这件事,也不会觉得累,也不会觉得无聊,可以经历重复和无聊的考验。这才是真爱。
不能说喜欢玩游戏就报考电子竞技专业,或者游戏制作、游戏设计专业。娱乐和工作爱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可能是在前期无数枯燥的高强度训练中,人们早已失去了玩游戏的乐趣。
如果要用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就需要找一些已经在职场的人,多问一些问题,了解这个行业是做什么的,先建立对这个工作内容的理解,然后回到自己的层面问问自己,如果我长时间重复这个东西,会不会觉得厌烦?
如果心里有冲突,我会觉得很烦,所以这不是我爱的东西。
这个自己
自下而上的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好处是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积累,因为我们热爱这个行业。在大学这样自由的环境里,别人可能在吃喝玩乐,我们却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规划做了积累和铺垫。
读完大学或研究生后,你身边的同学可能会为下一步的选择而纠结,白手起家,但你积累了很多,水平比别人高。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优势。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它可能会投入到整个就业市场,也未必能跑赢其他热门行业。
例如,你可能是一个传统行业的销售冠军,但你的收入可能和一些新程序员差不多。
这背后的差异是行业之间的差距,是做鸡头还是做凤尾。
但是,我相信只要你在这个行业做得足够好,这一天就会不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人生不是为了与人攀比而存在的。过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挣钱就够了。
以上提供的这些思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可能有很多人告诉你,高考很重要,选专业很重要,但在我看来,很多事情都是不定式的,没有必然的结果。
身边也有不少同事调侃说,当初选专业的时候脑子进水了,所以选得这么盲目。但其实只要我们肯努力,生活就不会太差,因为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得到回报。
就像我们队的老胖子一样,他是化工专业毕业的。虽然他现在和我们一起做投资理财,看起来比专业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也正是因为化学知识的积累,让他更容易理解一些硬科技行业的投资逻辑,这是他努力带来的回报。
而许多优秀的基金经理,他们的科学不是经济的钱
荣则相反,是医学、科技等理工科专业,更容易理解这些行业和公司业务的底层逻辑。
功虽在天,谋虽在人。
结束
市场上的热钱千变万化,变幻莫测。如果你想积累更多对金融和财富的洞察力,为金钱而奋斗,实现财务自由,只需学习系统的理财课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