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点击“关注”,方便您讨论分享,带给您别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知道北京“A88888”“A00008”“A00001”的顶级车牌都是谁的吗?
他被尊称为“法拉利先生”,常年盘踞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富豪榜。他在世界各地结交了朋友,包括联合国的高级官员和娱乐界的大腕。
更可圈可点的是,他出身微端,却能在一朝崛起后守住初心,成为“致富楷模”。他就是--李晓华。
李晓华又有怎样的故事?他是如何与汽车结缘的,又是如何走上人生巅峰的?
价值2亿元的法拉利
李晓华的“出圈”源于1992年。他花1万美国元买了国内第一辆法拉利,并获得了“京A00001”的顶级牌照。
当时,法拉利在中国北京亚运村会展中心举办品牌展。品牌方展出了一辆红色法拉利,配备了最高时速超过280公里的发动机。
激动的人多,行动的人少。因为车子一看就贵,当时没人问价钱。
而该品牌也没打算在这里卖车,所以甚至没有标价。
但没人注意到。李晓华看到车后立即询问,
“这辆车多少钱?”
起初,工作人员敷衍地说“很贵”,但见李晓华不死心,便注意起来,一起商量。
最后,他们给出了1万美元的价格。
按照当时的汇率,大约是八九万人民币。按照实际购买力,这笔钱在当时足够买一套100多平的四合院了!
工作人员本以为这个价格会让李晓华望而却步,但李晓华二话不说点点头,摆摆手,全额买下了这辆法拉利。
交易结束后,李晓华很淡定
不过,法拉利品牌方反应很大。他们没想到,在中国会有这样的市场。
为了借此事件扩大影响力,法拉利品牌直接在天坛为中年男性举办了隆重的交车仪式,并赠送这款车一张“京A00001”牌照。
这在当时也引起了轰动,李晓华被扣上了“法拉利先生”的称号。
虽然一度风光无二,但很多人其实觉得李晓华当时吃了亏。毕竟价格太高了。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此后几年,李晓华邀请了一大批名人在车上签名。
结合“中国法拉利第一车”的称号,这款车的售价直接被抬高到了2亿元。即便如此,依然值钱,没有销路,李晓华根本不愿意卖。
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晓华的“爱车”和“投资”。
那么问题来了,不是说李晓华出身寒微吗?他从哪里弄来的钱买法拉利?
投资者的崛起
要想解决购买法拉利的资金问题,就不得不说说上面提到的“投资”。
1951年,李晓华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一家6口人,全靠父亲几十块钱的工资。
以至于后来当人们问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时,他能想到的只有“贫穷”和“饥饿”。
直到1980年,下海经商大潮的兴起,才给他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晓华下海经商后,做的第一笔重要投资就是“冷饮机”。
当时,国产冷饮机还十分稀少。李晓华在一次出差中发现了这个东西后,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商机。
于是他使劲磨,终于花大价钱买下了冷饮机,然后带回秦皇岛,在北戴河海边摆摊。
靠着这看似微薄的利润,李晓华一个夏天就赚了10多万元。
按理说生意这么好,应该把
摊子做大了,进口的冷饮机也多了起来,但夏天结束后,李晓华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退出冷饮行业。
原来,李晓华觉得冷饮机行业不能长久。今年夏天,他做得这么好,明年夏天肯定会有很多模仿者。再赚大钱是不可能的,不如及时脱身。
果然,第二年夏天,北戴河附近到处都是冷饮,商家多,消费者少,卖冷饮的只能赚小工钱。
退出冷饮行业后,李晓华进行了第二次重要投资,开了一家录像厅。
当时国内录像厅也很少,各地文化馆都提倡这件事,所以开设录像厅是有前提条件的。
此外,李晓华敏锐地察觉到香港电影的崛起,录像厅大有可为,于是直接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办了河北省第一家录像厅。
录像厅建成后,生意确实火爆。刚开始只能卖一块钱一张票,后来价格炒到十块钱一张,很多人买不到。
就这样,李晓华直接跻身百万富翁行列,但当所有人都盯着录像厅时,李晓华又退出了。
他选择了更长期、回报率更高的投资,即投资自己。1985年赴日本刻苦学习,钻研投资管理知识。
原本很多人都认为,在国外留学的李晓华会沉寂一段时间,但俗话说,金子哪里都发光。
留学期间,李晓华不仅没有沉寂,还在日本大放异彩,直接让自己的事业上了一个台阶。怎么了?
靠章广101发财
原来,去日本留学的李晓华发现,由于压抑的社会环境,人们掉了很多头发,所以日本人很喜欢中国的一款产品,那就是“章光101头发再生精华”。
这种产品在日本卖得怎么样?
当时去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在了解市场需求后基本都带了几个
瓶,然后在日本可以转手卖,赚几百元,可见需求有多紧凑。
发现商机的李晓华不想像其他人一样大惊小怪。他反而开始直接了解“章光101”产品背后的公司,想从他们那里拿到这款产品的日本代理权。
让李晓华没想到的是,无论怎么劝说,对方都不为所动,以至于他最终只能作罢。
在放弃之前,心有不甘的李晓华做了最后一次尝试,那就是以个人名义免费赠送公司一辆公交车和一辆小轿车,接送公司员工上下班。
“章光101”所属公司是福利集团,员工大多是残疾人,李晓华的捐赠可以说是帮了大忙。
看到李晓华的诚意后,对方终于被他打动了。
不仅把开发产品的日本代理权交给李晓华,甚至还免费为他提供了一批产品,可以说是“以商誉还商誉”。
拿到代理权后,李晓华又面临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创造渠道,彻底打开日本市场。
在这件事上,李晓华放弃了传统的开店卖货模式,而是选择在中国留日学生的帮助下,开展“无店直销”。
他把产品直接分发给那些留学生,由留学生销售,销售所得利润由双方分享。
就在那时,美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向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赠送的“章光101头发再生精华”,在日本市场上更加畅销,单价甚至被炒到100元以上。
因为市场面对的是全日本,李晓华这次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短时间内,他借助“章光101头发再生精华”赚了三四千万美元。
由此可见,他做生意的天赋是惊人的。一旦发现商机,他就投入其中,敢打敢拼,敢为人先。
那时,李晓华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日本人熟知,他甚至被日本新闻界称为“中国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时任日本首相海部俊树也亲自接见了他,称赞他是“中国最优秀、最聪明的企业家”。
但市场对任何东西的需求都是有限的,尤其是这类油炸产品,热度过去后很容易被忽略。
李晓华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甚至意识到市场上还有人在售假,于是果断将手中的库存全部低价出售,潇洒离场。
在此期间,李晓华身价过亿,但仍未达到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