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你知道社交电商隐藏的法律风险吗?
社交电商爆发式增长,市场的发展远远快于法律制度的完善,这使得相关市场监管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模糊地带。因此,我们一方面看到无数社交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另一方面花生日记、环球捕手等知名平台不断被曝出违规被处罚的消息。
那么,在市场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电商平台哪些行为可能踩红线,哪些运营模式纯属“裸奔”?本刊采访了湖南丽瑶商行社交电商专业团队,该团队在该领域有相当的实战经验。他们为我们讲解了社交电商平台目前面临哪些明显的法律风险,并进一步讲解了如何看待和面对这种风险。
社交电商普遍存在法律风险
知识经济
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社交电商行业的发展?
李尧:其实社交商业模式一直广泛存在,从直销到微商,再到社交电商,甚至电商直播。尤其是社交商业模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显示出社交属性与线上商业高度契合,以至于社交电商无疑将成为世界商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知识经济
如此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的法律风险?
李瑶:原因很简单。法治社会中的任何领域都会面临法律风险,尤其是在新兴行业,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这种运作方式更加复杂多变,涉及的法律行为非常多,但又没有专门的法律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只能通过现行法律来约束,这使得很多行为处于模糊地带。
另一方面,一些商业平台自身在社交电商红利期野蛮生长,必然会迎来更严格的市场监管。未来这个市场一定是一个大浪淘沙、逐步规范的过程,剩下的才是王道。
知识经济
201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这对行业的监管是否毫无用处呢?
李尧:当然有用,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是一些非常基础性或者指导性的意见,特别是对于社交电商具体市场运作中的很多细节和敏感问题。
知识经济
社交电商目前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李尧:在我国社交电商领域,普遍存在宣传内容和运营模式违规的情况。前者可能触犯行政法律,后者更有可能涉嫌犯罪。
知识经济
公示内容主要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李尧:我认为主要涉及官方宣传、市场人员宣传、主播宣传三个方面,都要符合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官方宣传是指平台的官方宣传内容,包括办公、官网、App、宣传手册等内容,以及对外的产品包装、广告宣传,以及官方组织的会议、教育培训展示等内容。
再就是营销人员的宣传,市场人员往往不是公司员工,而是合作关系,所以很多平台在这方面疏于把控。而市场人员在朋友圈发图文、客户交流、产品演示、功效介绍、与其他品牌产品对比等自我宣传,可能违规甚至违法,可能会被追究平台责任。
主播宣传其实是市场人员宣传的一种特殊方式,但现在却是最吸引眼球的部分,因此最容易引来法律风险。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可以说,随便打开一场带货直播,我们都能听到涉嫌违规的说法,比如使用“最好”“肯定”等绝对化词语,或者夸大功能描述,根本没有被广大直播平台和人员所重视。
上述风险可能会引起监管部门的投诉和处罚,从而影响公司商誉,造成
经济损失。事实上,目前各地都有投诉和处罚的情况发生,只是处罚力度不够,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知识经济
运营模式的主要风险是什么?
李尧:就是涉嫌传销的风险。事实上,对于社交电商的定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开发者组织网络的电商才叫社交电商。比如在淘宝、京东开店,它只是把传统店铺放到线上,没有社交属性,所以不叫社交电商。
因此,社交电商在某种意义上继承了直销的人员倍增体系,从微商一步一步继承下来,很多社交电商平台的底层佣金体系是“三级分销”。根据《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以及刑法关于“组织、领导传销罪”的规定,社交电商普遍采用的三级配送已构成违法甚至涉嫌犯罪。
也许有人会认为,如果我不是直销公司,就可以不受直销管理条例的约束。那就大错特错了!虽然你不是直销公司,但一旦你的行为触犯了《禁止传销条例》和《刑法》,无疑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未取得直销牌照的企业涉嫌传销,相当于“裸奔”,将面临比持牌直销企业更大的风险。
传销在中国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词。传销的行政违法行为可能导致公司巨额罚款,比如我们熟悉的花生日记。罚款会毁了公司的上市计划。如果涉及传销,情况会更加严峻,可能会让公司管理层和经销商身陷囹圄。比如,微商吕佳川吃黑被立案调查,如今公司基本不复存在。
内外兼修是防控之道
知识经济
那么社交电商平台有没有办法规避这些法律风险呢?
李尧: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想明确一点,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规避所有的法律风险。企业维护自身权益、争取自身利益的法律
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所以所有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法务部门是很正常的,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大公司的法律纠纷和负面新闻。但应尽量避免法律风险的出现,或使这种风险尽可能可控。
作为社交电商企业,规避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内外兼修”。对内来说,企业的法律关系可能包括管理、营销、产品、财务等各个方面,但对我们和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合规”,因为企业一旦不注重合规,就可能面临灾难。
所以问题很多,只要做好合规,避免企业经营中的硬伤,面对那些不确定因素,就能游刃有余。
企业合规经营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履行的管理义务,主要体现在:是否有虚假宣传的监控机制,是否有不规范经营的问责机制,是否有岗前培训机制。另外,我们和直播商、分销商的法律关系,主体架构怎么设计,都是降低企业风险的制度。我所根据长期服务客户的实践,梳理出一套企业内部合规管理整体防控体系。您可以参考下表:
知识经济
社交电商有哪些类型的风险?
李耀:最典型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涉嫌传销。
很多从事社交电商的朋友整天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创新模式、细分产品,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平台可能涉嫌传销。但事实是,不管是开发成员还是团队负责人,不管叫代理商还是经销商,名字都无法规避实质性风险。只要采取类似三级分销的制度,就可能被定义为传销。
在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的问题上,人们普遍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涉传”算多少层,什么涉嫌违法、如何涉嫌违法,都需要用专业知识加以纠正。
就因为
“涉传”案件定义模糊,因此各个地方监管部门对此类商业活动的认定标准不一,甚至目的也不一样,导致涉外事务复杂化。比如,根据我们律所的案例大数据分析,各地界定传销的尺度不一。一般来说,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宽松,经济发达地区比欠发达地区宽松。但社交电商和直销一样,都是通过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很难进行地域限制,会导致很多地方出现较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