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朱丽珍
一位读者在小时新闻“帮帮群”发帖,讲述了一件“天上亏钱”的稀罕事--
突然,我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听说每个月都能拿到一笔钱。就连老人也从身边亲友那里听到过这样的案例:十有八九遇到了骗子。
70岁的磐安老人周月忠也有同样的想法。他在国庆节前接到这个电话,妻子不断提醒他:可能是骗人的,不要相信。
直到那天晚上,曾经在一家工厂工作过的办公室主任找上门来。之前厂里给老周买了一份商业保险,现在每个月真的能拿到钱了。
图形与文本无关,图片与CFP有关
保险公司发的短信不是诈骗吧?
事情还得从9月27日说起。下午5点多,正要下班时,磐安人陈天寿接到电话。
打电话的人姓卢,是一位东阳老板,曾在磐安开办了一家医药企业,名叫盘江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当时陈天寿是企业办公室主任。
早在2008年企业搬迁时,陈天寿也离开了。十几年来,他和陆总接触不多,只知道陆总转行了,生意做得好,发展也不错。
这一次,陆先生主动联系是因为有事:他收到保险公司的短信,说有一次企业有个员工是投保人,可以领钱。
陆先生收到保险公司短信
过去,担任办公室主任的陈天寿负责企业很多事情。这一次,陆先生也让他找到这名员工,让他拿到自己能拿到的钱。
你怎么突然有钱拿了?陈天寿的第一反应是遇到骗子。陆总给他留了一个座机号码,他照打过去,一直没人接。
“我觉得可能是个骗局。”但说到老同事和钱,陈天寿还是很上心。虽然怀疑是诈骗,但他还是试图找到短信里的老员工。
在电话里我根本看不出来。我晚上9点亲自上门
短信显示,该员工名叫周跃忠,磐安大盘镇双桥村人。然而,陈天寿托朋友转了一圈,双桥村的地名没了,就改成了岭下村。
现在,连陈天寿的朋友都怀疑,这大概率是骗局。陈天寿坚持,但他还是想亲自找到周月忠,当面核实。
当天晚上,几个朋友给陈天寿发了各种信息。先是有人找到了周月忠的侄子,又从侄子那里问到了周月忠妻子的电话。
晚上9时许,陈天寿赶紧电话联系对方,以为总能说清楚,但过程并不顺利。
电话那头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沟通起来十分困难。
“我问她丈夫叫不叫周跃忠,有没有在磐安的公司工作过,她说名字没错,但没有在磐安工作过。”陈天寿怀疑找错人了,只好先挂断电话。
后来觉得不对,再次电话联系。这次是周月忠自己捡的。“我听到他老婆在旁边说,是不是骗人的,但他们也说名字能叫出来,可能比较熟悉。”陈天寿也理解,别说周月对妻子的猜疑,就连他一开始也不相信。
既然答应把事情核实清楚,陈天寿决定把好事办到底。他询问周跃忠现在的住址,得知他在磐安县城打工,晚上在石口公园打牌。
晚上9点多,陈天寿决定亲自去找老周。“老伴也担心我遇到骗子,我也很热心,晚上就跟我一起去了。”
一边电话联系,一边在公园里很容易找到。陈天寿在民工乐园找到了周月忠本人。
幸运的是,周月忠一眼就认出了陈天寿。
“老周以前是我们公司的门卫,有30多家小商户,我也是办公室主任,他记得我。”人是对的,一切都好说。考虑到为时已晚,保险公司一直没想清楚原因,陈天
寿决定先把情况弄清楚,再跟老周解释。
图形与文本无关,图片与CFP有关
以前的公司给他上了保险,每个月都有钱拿
第二天一上班,陈天寿就联系了发短信的保险公司。这次,有人接了电话。
对方告诉我,2006年,原企业给周月投了一份商业养老保险。其实,早在20岁的时候,老周每年都能从保险公司拿到钱,但保险公司一直找不到这个人,就给原来的老板陆总发了短信。
老周的保险当时也不低,差不多2000多元。“当时我们的工资也就几百元。”你为什么给老周投保?你当时是怎么想的?陆某自己也记不清细节了。“但一滴水见阳光,说明他对员工非常关爱。”
陈天寿从保险公司了解到,老周每年可从保险公司领取206元,直至身故。老周喜出望外。他不善表达,多次托陈天寿向陆先生表达谢意。
陈天寿解释说,这笔钱,老周只需拿着身份证和银行卡到保险公司办理手续,就可以直接把钱打到银行卡上,之前没有到账的钱也可以一次性取走。“这次正好碰上双节,过段时间我就带他去办。”陈天寿说,钱虽然不多,但也是一个企业多年来对员工的关爱,让他很感动。
这次,陈天寿特意联系小时新闻,希望我们报道这件暖心的小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抄、改写和在网络上传播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